“一旦发生核战,中国面对美国坚持不了1小时!”2014年,俄专家对中国发出警告:“‘东风-31-A’是中国唯一有望经受住美国的首次核打击并摧毁美国太平洋海岸城市的导弹,但中国这种导弹不多,而美国这种导弹有近2000枚。” 2014年,瓦西里·卡申在俄罗斯媒体上发文,分析中美核力量差距,点出中国当时核威慑的短板。 他提到,东风-31A是中国那时最先进的机动洲际导弹,射程超过一万一千公里,能携带单一核弹头,针对美国西海岸城市如洛杉矶或旧金山。 但中国部署的这种导弹只有二三十枚,存放在地下设施,容易被卫星盯上。 美国的核弹头总数接近两千枚,分布在陆基、海基和空基平台。美国的民兵III陆基导弹有四百五十枚,每枚可带三个弹头,部署在怀俄明和北达科他州的发射井,保持高警戒状态。 十四艘俄亥俄级核潜艇在太平洋巡航,每艘装二十枚三叉戟II导弹,总弹头数上千,潜艇静音设计强,难被追踪。 卡申强调,美国的反导系统部署在阿拉斯加,拦截器能在大气层外击毁来袭导弹,中国那时没类似防御,首次打击后反击就难了。 中国核潜艇噪音大,容易被美军反潜机发现,轰炸机如轰-6射程不足,无法跨太平洋。固定发射井是弱点,易遭精确打击。中国核力量主力数量少,没法饱和美国防御。 卡申的文章经环球网转载,引发热议,读者在评论区争论核平衡问题。他基于公开数据,避免机密,比较历史核对抗案例如美苏冷战。 美国核库存优势明显,指挥链完善,从总统到发射单位信号传输快。中国唯一可靠反击工具是东风-31A,但数量有限,无法全面威慑。 美国B-52轰炸机从关岛起飞,携带巡航导弹,海军舰艇沿加州海岸警戒。卡申没收回观点,继续在报告中重申,中国需加速发展求平衡。 2014年,中国核弹头估计250枚左右,美国有数千枚。中国核三合一不完善,陆基为主,海基和空基弱。东风-31A是亮点,但整体存活率低。 卡申分析指出,如果冲突爆发,美国先手,中国顶不住一小时,反击仅限太平洋沿岸。文章列出中国弱点:导弹部署固定,潜艇易暴露。 美国现代化三叉戟导弹,射程精度更高。中国依赖少数机动导弹,运输需时间。 卡申的警告基于情报,强调核武器不对称。美国保有优势,中国需追赶。几个月后,他参加电台访谈,重述观点。内容聚焦核平衡失调,中国难以经受首次打击。 十年过去,中国核力量大步前进,东风-41导弹服役,射程一万四千公里以上,可带多个弹头,机动性高。新一代核潜艇如094改进型,噪音降低,隐蔽性提升,中段反导测试成功,提供防护。 核弹头从250枚增到600枚左右,预计2035年达1500枚。 导弹建设超300个,增强生存力。东风-5B等型号强化体系。美国需慎重考虑这些变化。卡申仍活跃,发布中俄合作报告,观察全球动态。中国核威慑成熟,核武器用于维护和平。
“一旦发生核战,中国面对美国坚持不了1小时!”2014年,俄专家对中国发出警告:
古凌国际
2025-08-07 11:53: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