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陈赓豫西遭遇强敌,结果敌军司令一路上追着喊他“大哥”,却迟迟没动手,还对手下人说:我大哥智商过人,还得侦察!对于“小迷弟”的这个态度,见过大场面的陈赓此时也急得晕头转向!
那年秋天,老蒋调集重兵围剿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为策应主力作战,毛泽东电令陈赓率部强渡黄河,在豫西开辟新战场
这支八万人的兵团如尖刀插入国统区腹地,连克临汝、登封、郏县等八座县城,搅得中原天翻地覆,蒋介石急调李铁军组建第五兵团,带着整编第三师等七个旅共三万美械精锐南下追击。
战场相逢的两人原是黄埔一期同窗,当年在军校操场上,21岁的陈赓常给19岁的李铁军示范战术动作。
有次夜间演习,李铁军带队迷路,还是陈赓举着火把进山把人寻回,"陈大哥"的称呼就此传开。
此刻李铁军坐在吉普车里,每提及对手必称"大哥":"陈大哥今日到哪了?""陈大哥打仗诡计多!"听得副官们面面相觑。
陈赓的处境却不容乐观,部队刚开辟新区,群众基础薄弱,粮弹补给困难,更棘手的是李铁军采用"刺猬战术",七个旅抱团行军,停则同停,动则齐动,根本不给分割歼灭的机会。
11月8日,南召店临时军事会议上,有旅长拍案怒喊:"打他个埋伏!让李铁头知道锅是铁打的!"
但陈赓盯着地图摇头:"五旅对七旅,还是新区作战,胜算不足三成。"
深夜油灯下,陈将军用铅笔在伏牛山区画了个大圈,他决定派十三旅和二十五旅伪装主力西进,沿途拆门板搭浮桥,灶坑数量翻倍挖,号兵轮番吹冲锋号,刻意丢弃破旧装备,硬是把五千人演成了五万人的阵仗。
这支"牵牛队"刚走到南召县刘村镇,李铁军却突然按兵不动,派出侦察连四处打探:"我大哥用兵如神,必须查清虚实!"
此时陈将军主力正秘密东移方城,若李铁军识破计谋掉头追击,整个兵团将陷入重围。
作战室里电报声嘀嗒作响,陈赓盯着镇平县城的位置突然拍案:"攻他必救之地!"
11月16日拂晓,十三旅把山炮推到镇平城下猛轰,守军哭喊"共军几百门大炮攻城"的求援电,终于让李铁军确信逮住了"陈大哥主力",他立即丢下辎重,亲率整三师轻装狂追。
伏牛山的盘山道上,两军上演着精妙距离控制, 解放军后卫距追兵常保持半天路程,有时隔河相望却不交火。
李铁军的吉普车陷在泥里时,竟听见对面山头飘来《黄埔校歌》,正是陈赓让文工团唱的攻心曲。更绝的是电台监听:国民党军用明语呼叫"活捉陈赓",陈赓反在电台上点播河南梆子《敬德追秦王》。
当李铁军追进西峡口山谷,忽见公路两侧秸秆堆轰然起火,浓烟中爆破组专炸坦克履带,整三师的装甲车队卡在隘口三天动弹不得。
待李铁军如梦初醒回援平汉线,他的部队早被拖垮,士兵脚穿草鞋在雪地里跋涉,机枪驮马累死过半。
12月25日金刚寺总攻,解放军用辣椒粉掺炸药制成"呛喉弹",打得据守寨墙的整三师涕泪横流。
李铁军急电胡宗南:"我军已陷入重围,速援!"回电却只有十二字:"为党国效忠之时至矣,好自为之。"
最后时刻,这位兵团司令换上伙夫衣裳,从祝王寨茅厕坑道钻出逃命,被俘的参谋长李英才苦笑:"贵军拖垮我们那阵,每天行军鞋里都能倒出半碗血泡。"
此役歼灭第五兵团两万余人,毛泽东通电全军嘉奖"豫西牵牛范例",而败退广东的李铁军每见记者必叹:"不是学生无能,实乃陈大哥太狡猾!"
三年后海南战役,听闻登陆部队又是陈赓兵团,他直接下令缴械:"别打了,给陈大哥留份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