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被处死18年后,俄罗斯一把掀开美国遮羞布:美国骗了全世界。那场伊拉克战争后产生了太多谜团,萨达姆死后10多年,大俄终于掀开了美国的遮羞布,原来,美国用精湛的演技骗过了全世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2003年2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手举那管“白粉”,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 鲍威尔说,那是伊拉克藏着的炭疽杆菌,一茶匙就能瘫痪整个美国国会。这个“洗衣粉瓶”成了战争的导火索,也成了美军大兵压境的借口。 可18年后的2022年,俄罗斯公布了相关机密文件,明确指出,那瓶所谓炭疽粉末,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道具,真正的成分,就是普通洗衣粉。 战争爆发前,美国五角大楼悄悄成立了一个叫“特别计划办公室”的机构,专门负责“创造”战争理由。中情局内部不少分析师早就看出了问题,但只要谁敢说“不”,立马被边缘化。 英国那边也没闲着,军情六处把一个酗酒的伊拉克叛逃者的胡话包装成“关键情报”,说伊拉克有移动生物实验室。事实证明,这些“实验室”连个集装箱都不如。 2003年3月20日凌晨,美军打响了名为“震慑行动”的第一枪,40枚战斧导弹直奔巴格达总统府,城市三分之一区域瞬间坍塌。 战争没用几天结束,但动荡却一直没停。十年间,至少11.2万伊拉克平民死于战火,首都巴格达成了“死亡之城”。 儿童玩耍时踩到集束炸弹残骸,癌症患者激增,因为美军在伊拉克使用了30万发贫铀弹。 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被吊死在巴格达,他的最后影像被全球直播。美国说他是在“地洞”里被抓的,像个逃犯。 但俄罗斯2023年公布的情报却显示,萨达姆当时藏身的是一个设施完整的地下室,里面不仅有保险柜,还有17箱美元现金和一堆奢侈品。 至于这些财产的下落?没人知道。更没人追问,美国手里的这些“战利品”到底去哪了。 审判萨达姆的流程像是一场草台戏,法官是从约旦临时请来的,证人说的几乎全是“听说”,最关键的那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全程都没出现过任何实物。 鲍威尔当年那瓶“洗衣粉”,至今没有配得上它的证据。 2022年,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一纸声明,把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石油操作彻底曝光。 原来,美军打着“保护油田”的名义,控制了几乎整个叙利亚东北部的产油区,每月从地底下挖走300万桶原油,在黑市上每桶35到40美元倒卖给伊拉克库尔德区,光一个月就能赚到3500万到4000万美元。 而伊拉克那边更惨,战后石油合同一拆为四十份,美国公司独吞了其中的三十二份,开采价格甚至不到国际市场的三分之一。 特朗普在2020年直接点名鲍威尔,说他“靠谎言把美国拖进战争”。副总统哈里斯也曾在一次讲话中口误承认:“我们打的是石油战争”。嘴上说着民主,背后却是为了油田开路。 伊拉克战争之后,这个国家几乎被掏空。经济崩溃,人均GDP从战前的3800美元暴跌到1100美元,街头失业率高达60%。 美国人为伊拉克设计的“教派分权制度”直接点燃宗教冲突,什叶派与逊尼派对立加剧,结果就是“伊斯兰国”迅速崛起。 曾经的恐怖分子首领,很多是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里放出来的。 而美国表面看是“胜利者”,实则捞到了两样东西:石油和美元。 伊拉克的原油出口虽然占财政收入90%,但真正的利润却大多流进了西方石油公司的口袋。而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最大的收获,是捍卫了它的“美元霸权”。 萨达姆曾提出要把石油交易改用欧元结算,这一下踩到了美国的“红线”。2007年,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证实,石油结算货币问题,才是战争爆发的真正核心。 叙利亚方面也公布了美军盗采数据,截至目前,损失已经超过920亿美元。 联合国安理会多国发声,要求重新审查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非洲国家则推动成立独立情报核查机制,防止再被“洗衣粉”骗局牵着鼻子走。 当年那句讽刺话,现在成了国际共识:“如果美国怀疑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你最好真的有,不然你就会变成下一个伊拉克。
萨达姆被处死18年后,俄罗斯一把掀开美国遮羞布:美国骗了全世界。那场伊拉克战争后
红雯看国际
2025-08-05 15:48: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