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三辆二手车,踩的坑能凑成一本血泪史。说真的,验车、砍价、查维保都是基础,但最要命的坑往往藏在"人"身上。 第一辆二手思域,验车时漆膜仪打遍全身没毛病,维保记录也干净,价格咬得很死我还以为捡到宝。结果开了仨月发动机异响,拆开才发现是泡水后大修过——原来原车主找第三方做了"精修",连4S店记录都动了手脚。后来才知道,这种个人车源看似省去中间商,实则可能藏着更深的猫腻。 第二辆SUV栽在"口头承诺"上。车商拍胸脯说"绝对没事故",我查了保险记录确实没问题,就没较真签详细合同。结果发现变速箱顿挫,回去找车商,对方翻脸说"卖出去概不负责",合同里没写的条款,维权都没处说理。 现在才明白,二手车交易最关键的是"闭环证据链":验车报告要找法院认可的机构,维保记录得交叉核对保险公司数据,合同里必须把"无重大事故、水泡、火烧"逐条写死,甚至得加上"30天内出现核心部件问题可退车"的条款。 别迷信"熟人介绍",也别被低价冲昏头。比起挑车,更要学会挑交易对手和攥紧法律武器——毕竟车有问题能修,人有问题能坑到你怀疑人生。【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全新问界M7在路边被人拍到没有伪装的车了,看来最近应该会开启小订了,说不定还会
【6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