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拍马屁送奢侈品,古代大臣更疯狂:朝堂上给杨广 “哭丧彩排”,哭得越凶越受赏 如今,职场拍马屁顶多送点礼,隋朝有个大臣为了讨好杨广,竟在朝堂上搞起 “哭丧彩排”—— 当着活蹦乱跳的皇帝面,跪在地上哭天抢地,喊着 “陛下要是驾崩了,臣可怎么活啊”,旁边的大臣们还跟着比谁哭得更惨,这场面比现在的 “尬吹” 还让人头皮发麻! 这事发生在大业十二年,杨广刚从江都游玩回来,心情却不太好,总念叨 “人生苦短”。有个叫宇文述的大臣,揣摸出皇帝的心思,觉得这是拍马屁的好机会。退朝后偷偷召集心腹:“陛下最近总感慨生死,咱得让他知道,满朝文武都舍不得他。” 有人出了个馊主意:“不如在朝堂上搞场‘哭丧演练’,让陛下看看咱们的忠心!” 转天早朝,杨广刚说完 “众卿有事启奏”,宇文述 “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双手捶着地板就哭开了:“陛下啊!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大隋江山可怎么办啊!臣愿随您而去啊!” 哭声又尖又亮,还带着颤音,听得人起鸡皮疙瘩。 杨广懵了 —— 自己好端端地坐在龙椅上,怎么就被 “哭丧” 了?没等他开口,其他大臣见状,赶紧跟着跪下来哭。有个老臣年纪大了,哭不出眼泪,就用袖子抹鼻涕,假装悲痛;有个年轻官员为了表现,竟用头撞柱子,“咚咚” 直响,额头撞出个大包;最夸张的是个武将,平时杀猪都不怕,这会儿哭得像个小姑娘,还挤出几句诗:“愿化黄土掩龙体,夜夜坟前哭陛下!” 朝堂瞬间成了灵堂,哭声此起彼伏,有真哭有假哭,有干嚎有带词的,还有人偷偷看杨广的脸色,调整哭腔的高低。杨广一开始很生气,想骂他们 “荒唐”,可听着这震天的哭声,心里竟有点飘飘然 —— 原来这么多人舍不得朕! 宇文述哭了半个时辰,见杨广没发怒,哭得更起劲儿了,还爬过去抱住杨广的龙靴:“陛下!臣求您了,一定要长命百岁啊!臣还没伺候够您呢!” 杨广被他抱得动不了,只能说:“起来吧,朕知道你们的心意了。” 可大臣们还不肯停,非要比出个 “哭功第一”。有个大臣见别人哭得比自己响,急得往眼睛里抹辣椒水,顿时泪流满面,咳嗽不止,被太监抬下去时还在喊 “陛下万岁”。最后杨广被哭烦了,赏了哭得最 “真情实感” 的宇文述和那个撞柱子的官员,这场闹剧才收场。 消息传到后宫,独孤皇后笑得直不起腰:“这些大臣是疯了吗?皇帝活得好好的,哭什么丧!” 老百姓听说了,编了段快板嘲讽:“大臣拍马屁,拍到黄泉里,皇帝还没死,先练哭丧戏,哭声响震天,只为官帽提!” 宇文述靠这场 “哭丧彩排” 加官进爵,其他大臣看在眼里,也学着搞 “忠心表演”。有次杨广咳嗽了两声,立马有大臣跪在宫门外哭到天亮;有次杨广说 “今天有点累”,就有大臣上书 “愿替陛下分担辛劳,哪怕折寿十年”。 可这些虚情假意的表演,没能让隋朝长治久安。后来天下大乱,杨广被困江都,当初哭得最凶的宇文述,早就带着儿子投降了叛军。杨广临死前想起那场 “哭丧彩排”,苦笑着说:“原来那些哭声,都是骗朕的啊!” 从朝堂哭丧到花式表忠,大臣们的无底线拍马屁,其实是在给王朝掘墓。他们以为靠一场荒唐的 “哭丧彩排” 能换来荣华富贵,却不知真正的忠心,从来不是靠眼泪装出来的。杨广要是早点明白这个道理,或许就不会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了。 # 杨广 #大臣拍马屁 #历史趣闻 #古代荒唐事
1791年冬,紫禁城的龙椅上,81岁的乾隆把军报拍得震天响:“反了!连朕赐的金册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