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的一天深夜,悍匪头子范平(某纵队司令)秘密潜入上海刺探情报,他刚一登陆上岸,就被我巡逻的民警逮了个正着。但当时民警并不清楚范平的底细,于是只能将他收押起来。
这家伙进了监狱,嘴巴闭得死紧,鼻孔朝天,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德行,问什么都不搭理。
一般的嫌疑犯多少有点慌,这家伙却硬气得反常。
这种不寻常的表现,像根小刺,扎进了上海市公安局侦察组长万晓阳的心里。这人肯定不简单!不把他的底细挖出来,就是个大隐患。
琢磨来琢磨去,万晓阳想到了一个人——张吉人。
张吉人是从台湾那边、大陈岛派过来的特务,之前被抓了,认罪态度还行,也愿意戴罪立功。
关键是他的身份,对上范平,正合适!用他当“狱侦”,想办法取得范平的信任,兴许就能撬开范平的嘴。
计划定了,万晓阳找到张吉人一说,张吉人答应了。很快,在万晓阳的安排下,民警“不经意”地把张吉人和范平关到了同一间号子里。
张吉人可算铆足了劲演戏,在号子里横行霸道,活脱脱一个土匪头子的翻版。
范平一开始冷眼旁观,但看着看着,眼神就变了:这做派,这路数,是“自己人”啊!戒备一点点放下,几天下来,范平对张吉人算是“掏心掏肺”了。
他压低声音说,自己是“国军黄山纵队”的司令官,手下千把号人枪,这次进来是意外,只要他出去,定能配合“蒋委员长”反攻大陆。
又过了些日子,范平更急了,担心自己出不去,手下群龙无首闹分裂。
他想到了张吉人:“吉人老弟!你能不能帮我个忙?”他求张吉人,万一能出去,帮忙找“黄山纵队”的二把手孙则接上头,“稳住兄弟们”。
为了让孙则相信张吉人代表自己,范平还亲笔写了封信:“孙则兄,吉人先生代表我,进货出货一切由他作主。”连接头暗号都一股脑儿告诉了张吉人。
一个月后,张吉人把范平的老底透了个精光,连他们在南京郊区的联络点都交代了。
反复核实后,万晓阳和他的上级都明白了:捡到条真正的大鱼!这是配合台湾反攻大陆的一支重要匪特武装,头头就是范平。
抓住范平算第一步,根除这股匪患才是关键。
怎么干?万晓阳有了个大胆的想法:亲自冒充张吉人,打进黄山纵队的“心脏”!别人去他不放心,最了解情况的,不就是他自己吗?
于是,万晓阳摇身一变,成了“特务张吉人”,直奔南京的安徽会馆,范平交代的那个“联络站”。
踏进会馆,他扫了一眼,对着一个伙计模样的男人问:“孙先生在否?”那伙计眼神一闪,有点慌,强装镇定反问:“您是哪位?找哪个孙先生?”
万晓阳不慌不忙,照着范平教的暗语说了:“这个宝贝地方找得我好苦。”
话音刚落,伙计紧绷的脸松了,笑了:“你的腿有长短,跑路当然辛苦了!”没错,这人就是范平的联络人孙则!
凭着胆大心细,万晓阳演得像极了,成功接上了头。
过了三天,在孙则的引荐下,他见到了黄山纵队的几个核心人物——队长们和范平的副官。
场面比见孙则复杂多了,这帮老油条眼光贼毒,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张同志”满满都是怀疑。
怎么才能彻底拿下他们的信任?万晓阳想到了一个古老的“桥段”:装醉!在一次土匪们为他“接风”的酒桌上,他“喝多了”,拍着桌子大声“吐真言”:“各位兄弟!刘关张桃园结义传千古,今天我跟大伙儿那也是一条心!
兄弟们都难,士气还这么高,实在佩服!我回上海立马给台北发报,武器、粮饷,保证足额拨下来!”
这番话简直是往油锅里撒水,土匪们当场就炸锅了!
掌声雷动,感激涕零,那点疑心烟消云散。万晓阳这下算是真正“入了伙”。
借着这身份,他成功摸清了黄山纵队的底细,人数、武器配置、据点分布,掌握得一清二楚。
情报到手,万晓阳火速向南京市公安局作了汇报,又赶回上海请示下一步。
他判断,联络员孙则是颗关键棋子,让他带路端掉老巢最有效!计划获批后,万晓阳果断出手,秘密抓捕了孙则。
最后的剿匪行动开始了!南京公安局、南京警备部队联合驻马鞍山的解放军,在孙则的带路下,兵分多路,如同神兵天降,直扑匪徒盘踞的铜井、慈湖、马鞍山一带。
一场干净利落的清剿战,仅仅用了两天时间,“黄山纵队”这支配合台湾反攻大陆的悍匪武装,就被连根拔起!老百姓的生命财产,稳稳当当保住了!
回头看看,从抓个“哑巴”范平,到把“黄山纵队”整个端掉,这环环相扣的行动,侦察组长万晓阳的智谋和胆识,就是胜利的关键!
他用脑子当武器,深入龙潭虎穴,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最关键的基础。
这样的胆大心细,怎能不让人佩服?正是因为有无数像万晓阳这样的无名英雄在暗处守护,咱们的和平日子,才更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