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王一生灌肠2000次,英国女王在舞会上当众灌肠。是什么原因让欧洲贵族们沉迷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8-05 03:42:29

法国国王一生灌肠2000次,英国女王在舞会上当众灌肠。是什么原因让欧洲贵族们沉迷至此,就连埃及法老也不能免俗。难道灌肠有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处吗?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为显尊贵,古代贵族用生命作死) 十七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坐拥"太阳王"美名,掌握着无上权力,但他有个鲜为人知的习惯让人琢磨不透,对灌肠情有独钟。 他坚信往身体里灌入混合佛手柑、天使草和玫瑰香的药液能让心情变好,外表更光彩照人。 可谁也没料到,这种古怪的治疗习惯会给他的健康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医生操作粗糙,结果在1685年军事行动时,国王长时间骑马又不注意卫生,皮肤受到刺激发炎溃烂,逐渐形成了疼痛难忍的直肠瘘管。 当时的凡尔赛宫医疗技术实在有限。 1686年9月接待暹罗使臣时,路易十四端坐在宝座上,身体却承受着钻心刺痛。 在场的版画师捕捉到国王因剧痛而扭曲的表情,这场景成了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后来暹罗使臣被问起对法国君主的印象,他回答得毫不客气,说国王散发的气味"跟野兽一样难闻"。 确实,持续的感染让瘘管问题雪上加霜,糟糕的气味整天笼罩着路易十四。 如此窘境让这位自尊心极强的国王羞于见人,后来情况更糟到连行走都异常艰难。 宫里的御医们急得团团转却束手无策,他们反复用药膏涂抹、点蜡烛缓解,频繁灌肠反而加重了病情。 医疗团队集体担惊受怕,最后想出个取巧办法。 建议从宫外寻找专业外科大夫。 如果手术失败,责任自然由外人扛着。 于是著名游方外科医生夏尔-弗朗索瓦·费利克斯被请进了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 这位大夫很严谨,研究完病情后坦言从未遇到过如此棘手的病例。 费利克斯没有贸然动手,而是先在全国监狱找来症状相似的囚犯试验。 虽然那些可怜人在手术台先后丧命,但也让大夫积累了宝贵经验。 1686年11月18日这天注定载入史册。 四十八岁的路易十四躺在临时手术台上,苍白的脸上写满决绝。 相传他向上天祷告后俯卧身躯,为手术做好准备。 面对瑟瑟发抖的费利克斯,国王反而镇定安慰:"就当给普通人开刀一样。" 这句话给了医生莫大勇气。 手术持续了两个时辰,剧烈的疼痛让在场所有人捏把汗,但国王自始至终没吭一声。 时任战争部长紧握君主的手讲述手术进展,声音都在发颤。 手术终于结束时,费利克斯累得瘫坐在椅子上。 令人后怕的是,当时唯一的消毒方式只是用勃艮第葡萄酒浸泡绷带,至于环境清洁几乎无从谈起。 手术后路易十四表现得异常坚强,第二天就强撑着接见官员。 但十二月初复查时发现伤口愈合出问题,不得不再动一次刀。 这次国王认认真真卧床七天,费利克斯寸步不离守在床边。 谁都知道手术失败等着他的是什么下场。 经过几个月休养,奇迹竟然发生了。 次年二月国王能下床在庭院走动,三月就像没事人似的策马奔腾。 这份喜悦弥漫整个宫廷,连曼特农夫人都特地找人谱写了颂歌。 有趣的是,英国人听到后稍加改动旋律填上新词,竟变成了如今英国的国歌《天佑吾王》。 更叫人啼笑皆非的是宫中兴起的怪现象。 那些贵族看到手术后国王裹着臀部绷带,误以为是宫廷新时尚,纷纷拿绷带缠腰显摆。 费利克斯医生功成名就,不仅获封贵族称号"德·塔西",得到大片封地,更稳坐宫廷首席医师交椅。 最荒唐的是权贵们争先恐后要动瘘管手术,有些人明明没病也要跟风挨刀,仿佛这种痛苦成了身份象征。 现代法国医学博物馆至今陈列着当年那把手术刀,它默默见证着那段既荒唐又悲壮的医疗史。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17

猜你喜欢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