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条新闻我都脸红,中国的专家和学者们都干嘛去了?一个英国人,用了10多年时间

万象瞭望者 2025-08-04 01:26:07

看到这条新闻我都脸红,中国的专家和学者们都干嘛去了?一个英国人,用了10多年时间,搜集了英国、法国等大量的档案,写了这本书,《南海的历史与主权》,用大量的客观历史文献证明,南海是中国的。 安东尼·卡蒂是来自北爱尔兰的一名国际法学专家。 他从事这项研究完全出于个人兴趣,没有任何资金支持,也没有团队协助,整个过程都是他一人独立完成的。 这件事的起点还得追溯到2009年。 当时他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会上有人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卡蒂觉得,争论不能只靠口头表达,必须回到历史档案和事实证据上来看看,究竟历史是怎样记载的。 于是他立刻行动起来! 同年暑假,他前往英国国家档案馆,翻阅了大量19世纪有关南沙群岛的机密文件。 那一刻,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里面藏着百年未被触碰的历史秘密。 从2011年开始直到2018年,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卡蒂的生活几乎就是在世界各地档案馆之间辗转奔波。 他先后前往巴黎三次,伦敦五次,华盛顿六次,每次都深入到那些阴暗潮湿的地下资料室里。 在这些发黄发脆的档案文件前,他靠着放大镜,耐心地一字一句仔细研读。 遇到内容相互矛盾的密电,他便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比对,反复推敲,试图辨别哪些是真实可信的,哪些可能是误传或伪造。 他的细致和执着,让这段历史的真相逐渐浮现。 这位英国学者付出了大量心血,宛如一名历史侦探,辗转于伦敦、巴黎等多个档案馆,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逐步理清脉络。 他坚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依靠翔实的史料而非偏见立场来论证,最终完成了《南海的历史与主权》一书。书中内容环环相扣,有力地证明了南海自古以来便归属中国的事实。 他的最大贡献是搭建起一条跨越不同年代、地域的证据链条,每一环都清晰有据,令人信服。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他引用的档案资料,国内其实也有相应的原件。 只是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和有效的对外传播,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往往沉睡在书柜或档案室中,未能在国际舆论舞台上发挥应有的影响力。 这种“有知识藏在书斋,却未能走向大众”的现象,令人深感遗憾。 如今的南海问题,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学术课题,而是演变成多方势力角逐的战略焦点。在这个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美国等外部力量的撑腰下,愈发活跃,频繁在南海采取带有挑衅意味的行动。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领土主张”,更是在不断试探中国的政策边界与反应强度。 这些国家之所以敢于频频出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察觉到中国在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以及战略沟通上仍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证据,但在国际场合往往难以有效转化为影响力。 真正有分量的话语,往往来自历史本身。 面对充满偏见和误导的信息攻势,仅靠外交抗议远远不够。 唯有更多研究者、历史学家和国际法专家站到前台,将深藏在档案和典籍中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深入解读,并通过简明有力、逻辑清晰的方式讲述出来,才能让世界理解并认可中国的立场。 换句话说,只有把学术研究变成国际社会听得懂、信得过的事实依据,中国才能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较量中真正掌握主动权。 卡蒂的书一经出版,实际上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提供了一把强有力的“尚方宝剑”。不过,光指望外国学者为我们正名可不够! 我们更需要自己的学者站出来,充分利用我们自有的历史资源,把祖先留下的丰富资料和证据系统化地整理、研究,并以学术成果为国家的主权争议“加固防线”。

0 阅读:1
万象瞭望者

万象瞭望者

瞭望万象,把握社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