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可重拍,也不会让他得逞!”导演陈国军雷霆大怒,听到吴某的罢演时发出怒吼。本以为拍摄将会受阻,未曾想,竟然上演了一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剧目。 2000年,导演陈国军投入巨资——足足6000万元,筹备拍摄电视剧《中国刑侦一号案》。 为了把这部取材自真实案件的作品拍好,他在选角上格外谨慎,尤其是主角白宝山的人选,可谓反复斟酌、层层筛选。 最终,他把目光锁定在当时正当红、演技被业内认可的实力派演员吴某身上。 前期拍摄进展一切顺利,吴某的表现也确实不负众望,把白宝山的冷酷、狠辣演得有模有样。 然而,正当剧组忙得热火朝天时,意外发生了——拍到一半,吴某突然提出,因为天气炎热,要休息,而且一开口就是半个月。 陈国军一听急了,这么长的停工时间不仅会耽误进度,还会让剧组的日常开销暴涨。谁料吴某见导演着急,又慢吞吞地改了口风:“休假也不是不可以不休,不过片酬得加,不加我就不演了。” 这下,导演才算明白过来——所谓的“天气太热”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加钱。面对这种临阵要挟、唯利是图的做法,陈国军毫不妥协,当场拍板:换人!甚至干脆把之前拍下的吴某所有镜头的胶片全部销毁,宁可重拍,也不留下半点妥协的痕迹。 之后,导演将角色交给了另一位演员李虎。李虎在表演中把白宝山的凶狠和霸道演得入木三分,但在展现他在母亲面前柔软孝顺的一面时,却明显欠缺分寸感——人物层次单薄,没有那种复杂的反差感。 就在剧组陷入困境、迟迟找不到合适人选的时候,丁勇岱走进了陈国军的视线。起初,陈国军对他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这个角色的难度极高,不仅要有狠辣的气场,还得在细微之处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但试戏一开始,丁勇岱的表现立刻打破了导演的怀疑。 他全情投入角色,从眼神、动作到细微的呼吸节奏,都透出一股冷峻的气息,仿佛白宝山真的站在面前。那种既危险又隐忍的状态,让现场工作人员都屏住了呼吸。 试戏结束后,片场一片安静,紧接着爆发出热烈掌声。陈国军几乎是当场就下了决定——男主角就是丁勇岱。 对丁勇岱来说,这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巨大的压力。他非常清楚,自己肩上扛着整个剧组的期望,因此在进组后格外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反复研读剧本,不仅揣摩对白,还会结合案情资料去揣测人物的心理轨迹,力求让自己和白宝山彻底“融为一体”。 在拍摄中,丁勇岱的敬业态度感染了所有人——无论是重要的对手戏还是短短几秒的过场,他都一丝不苟地完成;无论多晚收工,他都是片场最后一个离开的人。每个小道具的位置、每一个情绪细节,他都会亲自确认到位。片场工作人员常说:“有丁老师在,大家都不好意思偷懒。” 在他的带领下,《末路1997》的拍摄进展顺利,气氛也格外凝聚。他不仅填补了吴某离开的空缺,更赋予了角色新的灵魂——那种冷血杀手的狠劲与在母亲面前的柔情,被他拿捏得恰到好处。 电视剧播出后反响热烈,观众一致认为丁勇岱塑造的白宝山极具层次感,是难得的经典荧屏形象。 而反观吴某,因为一时的任性和临场要价,不仅错失了一个好角色,也错过了一个在事业上再攀高峰的机会。据说在得知剧集成功后,他曾私下感叹——演员真正的价值,不在片酬多少,而在于对角色的理解和对艺术的追求。 对陈国军而言,这次换角风波更像是一堂生动的课,让他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好的作品,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付出,而真正的演员,除了要有过硬的演技,还必须具备敬业精神与职业操守。 丁勇岱的出现,不仅挽救了这部剧,也让导演重新看到了演员该有的样子。
王伟忠的话,间接证明,具俊晔的守墓行为,是他背后出谋策划的。我就说嘛,
【17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