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爱因斯坦爱上了表姐,疯狂的他连孩子都不要了,还用诺贝尔奖金做诱饵,成

墨色流年绘梦 2025-08-01 00:37:50

1911年,爱因斯坦爱上了表姐,疯狂的他连孩子都不要了,还用诺贝尔奖金做诱饵,成功逼迫妻子离婚。然而,与表姐结婚之前,他纠结的对表姐说:“我到底是该娶你呢,还是该娶你的女儿?”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生于1879年,在德国乌尔姆一个犹太家庭长大,早年对科学感兴趣,但学校成绩一般。他后来去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物理和数学,在那里遇到米列娃·马里奇,她是塞尔维亚女生,班上少见女性。两人从1896年开始交往,爱因斯坦毕业后找不到教职,1902年在伯尔尼专利局上班。米列娃那时生下女儿丽塞尔,但孩子命运不明,可能死于猩红热或被领养。1903年他们结婚,没有家人祝福。婚后生下儿子汉斯·阿尔伯特在1904年,爱德华在1910年。爱因斯坦的母亲保罗琳一直反对米列娃,写信批评她。爱因斯坦工作忙,1905年发表重要论文,逐渐成名,但家庭矛盾增多。米列娃放弃学术,专心家务,却觉得丈夫忽略家庭。1911年他去布拉格大学任职,全家搬家,但关系已紧张。1912年他回柏林见亲戚,重逢堂姐艾尔莎·洛文塔尔,她已离婚,带两个女儿伊尔莎和玛戈特。爱因斯坦很快发展关系,忽略妻子和孩子。这段时期他名声上升,却私生活混乱。 爱因斯坦和米列娃的婚姻从1914年开始破裂,他接受柏林职位,要求妻子搬来,但她拒绝。两人分开,米列娃带儿子回苏黎世。爱因斯坦列出条件,让米列娃像仆人一样服侍,不许亲密接触。她勉强同意,但关系已名存实亡。离婚拖到1919年,他承诺把诺贝尔奖金全给她,作为交换。她用那笔钱照顾生病的儿子爱德华,他后来诊断为精神分裂。爱因斯坦那时已和艾尔莎亲近,她提供照顾,让他专注工作。结婚前,他犹豫不决,对艾尔莎的女儿伊尔莎有好感,她21岁,当过他秘书。他考虑娶她,但伊尔莎拒绝,说视他如父亲。他最终选艾尔莎,两人1919年6月结婚。她管理家事,保护他免受干扰。爱因斯坦的私生活没收敛,继续和其他女人交往,比如秘书贝蒂·纽曼,在1923年开始关系。艾尔莎知道这些,却忍耐到1936年去世。 艾尔莎死后,爱因斯坦更孤独,他1933年移民美国,避开纳粹,在普林斯顿定居。那里他继续研究,抽烟斗思考问题。但感情上没停,他和玛格丽塔·科年科娃发展关系,她是俄罗斯雕塑家妻子,还涉及间谍活动。两人从1940年左右开始交往,到1945年。他还和玛格丽特·莱巴赫、埃斯特拉·卡岑埃伦博根、托妮·门德尔、埃塞尔·米查诺夫斯基有联系,这些通过信件曝光。米列娃留在苏黎世,照顾爱德华,她卖房产付医疗费,生活艰难。汉斯·阿尔伯特移民美国,当工程师,和父亲关系疏远。爱因斯坦的遗产主要是科学贡献,但家庭伤痕深重。他1955年去世,享年76岁。儿子爱德华在精神病院度过余生,汉斯成为水利专家。爱因斯坦的私生活显示,天才也有人性缺陷,对家人造成伤害。 爱因斯坦的早年教育影响了他的婚姻观,他小时候不爱学校规矩,长大后也忽略家庭责任。和米列娃交往时,两人讨论物理,她帮他检查论文,但婚后她牺牲事业,他却专注研究。离婚后,她独自抚养孩子,爱德华的病让她倾家荡产。爱因斯坦给钱,但情感上疏离。和艾尔莎结婚,他把她当管家,她忍耐他的外遇,包括和贝蒂的两年关系。艾尔莎1935年诊断心脏肾病,次年死在普林斯顿家中。之后,爱因斯坦的信件显示,他有六个以上女友,描述她们的“ unwanted” affection。他对玛格丽塔的感情持续几年,她可能有任务获取原子弹信息,但他没察觉或不在乎。私生活曝光后,人们看到他不是完美偶像,而是普通人有弱点。 他的家庭背景是犹太中产,父亲做生意,母亲管家,这让他从小自由思考,但也养成自私习惯。和米列娃的女儿丽塞尔出生前,他没结婚,可能怕影响事业。儿子汉斯后来批评父亲忽略家庭。爱因斯坦的第二段婚姻,艾尔莎的女儿们融入,但伊尔莎拒绝他的追求后,继续当秘书。玛戈特保管他的信件,到1986年后才公开。爱因斯坦晚年孤单,1955年在医院去世,护士记录他最后日子。他的成就改变世界,但对妻儿的影响负面,米列娃1948年死时贫困,爱德华在精神病院。这样的故事提醒,名人也有暗面,不该只看光环。

0 阅读:1
墨色流年绘梦

墨色流年绘梦

墨色流年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