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结束,中国立场没有藏着掖着,美国知道现在是美国需要中国不是中国需要美国,

努力姐 2025-07-31 19:39:11

中美会谈结束,中国立场没有藏着掖着,美国知道现在是美国需要中国不是中国需要美国,想要从中国占便宜不现实。中美之间的会谈结束了,谈判的整个过程还是比较融洽,因为美国整个过程都很平静,没有了先前的傲慢与咄咄逼人。会谈结束后,美国财长贝森特甚至都没有谈到会谈的具体问题,甚至连关税的问题都没有提及。据悉,整个谈判持续了5个小时,可以说谈的内容还是非常多的。贝森特之所以没有谈,就是因为他知道没有啥可以炫耀的成绩。贝森特什么都没有说,而特朗普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和英国首相斯塔默的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表示“乐见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特朗普刚刚对印度发出了威胁,准备对印度下狠手,但是对中国却始终很客气。可以说,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也达成了共识,但是距离谈成应该还有一些距离。我们在谈话中立场十分明确,什么都是敞开天窗说亮话。我们肯定了这次会谈称是愉快交流,称“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开!”可以说,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清楚了,不是我们需要美国,而是美国需要中国。美国如果一意孤行,那么最后吃亏的是美国,起码遭遇损失最大的是美国。我们在面对美国时态度就是一贯的,那就是平等对话,不接受任何不平等胁迫。 能源主权博弈成核心焦点 贝森特在会谈中威胁对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征收500%关税,试图以《2024年俄罗斯能源制裁强化法案》施压。但中方当场申明“能源主权不容侵犯”,直指美方真实意图实为抢夺市场份额——俄乌冲突后中国进口折扣俄油(较美油低30%),使美国页岩油商损失潜在订单。这种触及核心利益的胁迫遭强硬回击,暴露美方战略误判。 中方战略定力源于三重反制能力 中国稀土管控(占全球92%分离产能)直接制约美国军工链;市场多元化布局(2025上半年对东盟出口增11.2%)稀释美关税冲击;华为重夺全球手机市场第二的科技突围,更使美方认识到封锁失效。特朗普对华“客气”实为忌惮——若24%关税重启,美国零售商涨价将致家庭年支出增2800美元,加剧其支持率下滑至37%的困境。 美方矛盾策略暴露内部撕裂 会谈前美方悄然放松英伟达H20芯片出口限制,商务部甚至内部要求“避免强硬举措”;但财政部同步将“次级制裁”生效期压缩至10个工作日,试图制造“闪电威慑”。这种政策分裂反映务实派与激进派博弈——商业利益集团担忧稀土断供(中国占全球85%加工产能),而政治鹰派执着于地缘捆绑。 延期中暗藏战略主动权转换 双方唯一共识是将关税休战延期90天,但本质迥异:美方视为施压窗口(贝森特扬言“回旋镖式”报复),中方则定位为“以拖促变”契机。中方同步更新不可靠实体清单新增17家美半导体企业,暂停杜邦反垄断调查却保留重启权,软硬两手迫使美企游说政府——杜邦19%营收依赖中国,其股价因调查暂停单日涨2%即见威慑实效。 观点:斯德哥尔摩的平静背后,是霸权逻辑的崩塌。当贝森特的“500%关税”恐吓撞上中国稀土管制与市场反制,当特朗普的“客气”难掩国内通胀与中期选举压力,美国已被迫接受新现实:平等对话非因善意,而是中国握有重构规则的筹码。这场沉默谈判恰似历史转折的注脚——优势在我,绝非虚言。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努力姐

努力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