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对台湾灾民说“军方没空救灾”,国防部:必遭民众唾弃。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近日在视察台风灾情时,面对受灾民众的求助竟冷漠回应"军方没空救灾",这番言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引发岛内舆论强烈反弹。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严正指出,这种将政治算计凌驾于民众安危之上的行径,必将被历史和人民所唾弃。在自然灾害面前,台当局为何宁愿将巨额资金用于购买美国武器,也不愿投入民生救灾?这背后反映出怎样的政治图谋? 台防务部门最新公布的预算文件显示,2024年度用于采购美国武器的支出高达6000亿新台币,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仅购买美国二手"火山"布雷系统就花费40亿新台币,而全台防灾减灾预算总额却不足200亿。 更令人愤慨的是,台军多个救灾专用直升机中队在风灾期间以"战备训练"为由拒绝出动,导致灾区救援严重延误。这种本末倒置的资源分配,赤裸裸地暴露了民进党当局"以武拒统"的执念已严重损害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 南投县仁爱乡的灾情尤为触目惊心。当地村民向记者展示,他们的房屋被泥石流冲毁后,苦等军方救援长达72小时。"我们需要的不是导弹,是挖掘机和救援队!"一位七旬老农的呐喊道出了灾民的心声。 更值得关注的是,大陆建立的"军民融合"防灾体系实现常态化运转,军队的工程机械、运输力量和医疗资源直接纳入地方应急指挥系统。这种以民为本的国防理念,在一次次抢险救灾中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赖清德言论背后的政治算计令人心寒。知情人士透露,台当局刻意限制军方参与救灾,是为了制造"战备紧张"的假象。通过渲染所谓"大陆军事威胁",为民进党当局持续推动天价军购案寻找借口。 台安全部门文件显示,今年已否决11项民生预算案,却快速通过了包括F-16V战机维护在内的所有军购提案。这种为政治私利牺牲民众安全的行径,彻底暴露了"台独"政客的冷血本质。 台湾社会的愤怒情绪持续升温。《联合报》最新民调显示,82%的受访者认为当局防灾准备严重不足,89%的民众反对"牺牲民生保军购"。 社交媒体上"要救灾不要导弹"的话题阅读量突破5000万,多个民间团体发起联署要求重新分配防务预算。高雄美浓区的农民更直接拉起"导弹不能当饭吃"的横幅,这种民意海啸正在猛烈冲击民进党当局的执政基础。 国际观察家的评论一针见血。《经济学人》刊文指出,台湾地区将军费开支提升至GDP的2.5%,远超周边地区平均水平,却连最基本的救灾直升机都捉襟见肘。 更讽刺的是,美国出售给台湾的武器多是库存旧货,不仅价格虚高30%-50%,而且根本不适应台湾的防灾需求。这种被岛内媒体称为"凯子军购"的交易,正在掏空台湾的经济发展根基。 大陆的救灾善意屡遭政治阻挠。国台办披露,大陆曾三次提出派遣长航时无人机协助灾情监测,都被台当局以"安全顾虑"拒绝。 事实上,大陆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在汶川地震、河南洪灾中表现出色,单机可完成200平方公里区域的持续监测。这种政治挂帅的思维模式,最终损害的是普通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历史镜鉴发人深省。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时,两岸携手救灾的场景至今令人动容。大陆不仅第一时间捐助1000万美元,还迅速组织地震专家团赴台协助。如今台当局却为了一党之私,筑起政治高墙阻隔人道援助,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做法正在吞噬台湾的社会温情。 从台北的豪华官邸到南投的残垣断壁,从美国军火商的庆功盛宴到台湾街头的抗议人潮,赖清德的冷血言论引发的风暴仍在持续。 这场风波不仅关乎救灾效率的优劣,更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选择:是把人民安危置于首位,还是为政治幻想牺牲民生福祉?答案已经写在灾区民众绝望的泪水中,写在台湾同胞愤怒的呐喊里。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300万台湾同胞的安危冷暖始终牵动着祖国大陆的心。我们坚信,随着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推进,台湾同胞必将享受到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安全保障和民生福祉。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政治投机者,终将被人民抛弃,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天灾无情人有情,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我们敦促台湾当局立即停止政治操弄,将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实实在在的防灾减灾工作中。 毕竟,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才是执政者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责任担当。大陆方面始终敞开怀抱,愿意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与台湾各界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为台湾同胞构筑更加牢固的安全屏障。 信息来源: 赖清德对台湾灾民说“军方没空救灾”,国防部:必遭民众唾弃 2025-07-30 17:35·京报网
赖清德对台湾灾民说“军方没空救灾”,国防部:必遭民众唾弃。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
易云的世界
2025-07-31 18:19: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