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终于意识到,治住美国的中国,拿捏自己并不是什么难事! 有知情人士不久前透露

努力姐 2025-07-31 15:35:38

欧盟终于意识到,治住美国的中国,拿捏自己并不是什么难事! 有知情人士不久前透露,上周举行的中欧峰会虽然总体上没有出现什么波澜,但在一些涉及到重点关切的议题上,欧盟方面发现中方如今拒绝让步,在谈判中展现出了“更多的自信和底气”。一名欧盟官员直言,其实从3个月前迫使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退让后,中方就一直在各种谈判场合表现出这种“自信十足”的状态。他说:“中方认为自己治住了美国,因此更有信心拿捏我们……”虽然这名欧盟官员没有明说,但估计这里指的“重点关切的议题”,应该就包括中欧之间的电动车谈判。4月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不久,中欧就宣布启动关于电动车最低价格的谈判。这个谈判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为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电动车设置一个最低价格,来取代欧盟加征的关税。当时很多分析都认为,这个谈判可能会在7月的中欧峰会前完成,双方达成协议——但这一切并没有发生,面对欧盟提出的“技术转移”等额外要求,中方依旧保持自己原本的立场。稀土的事情也值得一提。中国对稀土进口出口管控后,欧盟这边就不断抱怨影响到了自己,要求中方放松相关政策。但最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想要进口中国稀土,那么相关企业就得走正常的审批流程。另外俄乌的事情欧盟大概率也会提,而同样的,中方的态度也不会变。还是那句话,既然美国都只能在中方这里拿到“对等”的协议,欧盟就更别想让中方做出“让步”的动作了。 中欧电动车谈判陷入战略僵持。欧盟原拟通过价格承诺方案(即设定最低出口价)替代最高35.3%的关税,但中方拒绝接受附加条件——包括技术转让要求及单方面合规审查机制。历经14轮磋商,双方在核心条款上仍存根本分歧:欧盟试图以市场准入换取技术壁垒,而中方坚持对等互惠原则,强调任何协议需符合世贸规则。冯德莱恩7月访华未能突破僵局,暴露欧盟“以谈促变”策略的失效。 稀土管制成欧盟“焦虑放大器”。尽管欧盟宣称100%依赖中国稀土,但中方通过设立合规审批快速通道,已依法批准多批民用稀土出口申请。王毅外长明确表态:管制仅限军民两用物项,合规需求将获保障。然而欧盟将供应链安全议题政治化,甚至在G7峰会炒作“中国武器化资源”,实则掩盖自身新能源转型滞后对关键矿产的刚性依赖。 地缘立场凸显中方战略定力。在俄乌问题上,欧盟试图施压中国改变中立立场,但中方坚持劝和促谈核心原则,拒绝选边站队。这种一致性源于对国际法的恪守,亦是对欧美“双重标准”的反制——例如美国要求中国疏远俄罗斯,却持续对台军售损害中国主权。 “对等外交”重塑博弈规则。中方自信源于三重实力支撑:一是反制美国关税的实操经验(如对美农产品精准打击);二是稀土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全球60%开采+85%加工产能);三是新兴市场合作网络(东盟、中东欧多元布局)对冲欧盟压力。欧盟“妥协需求清单”遭冷遇,反证其传统施压手段失效。 观点:中欧关系的再平衡本质是单极霸权衰落的缩影。欧盟若继续将中国视为“减压阀”而非平等伙伴,终将陷入战略自闭——正如电动车谈判中强加技术转移条款的闹剧所示。真正的出路在于接受多极化现实:在稀土领域共建储备联盟,在乌克兰危机中协同调停,方能在动荡世界中锚定共同利益。

0 阅读:0
努力姐

努力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