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有个挺有意思的插曲——英伟达CEO黄仁勋半年飞了中国三趟,这频率比不少打工人春节回家的次数都密。按理说,这位芯片界大佬把中国当"第二主场"跑,该是给自家公司铺路搭桥呢,结果刚把"合作大戏"的幕布拉开,被个穿红衣服的大叔一句话,戏台子"哐当"就塌了。 您琢磨琢磨,黄仁勋这么拼图啥?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英伟达去年在华营收占比快到三成了。他这半年往中国跑,八成是为了解决两个事儿:一是缓和美方制裁下的合作关系,二是给自家AI芯片找条"活路"。毕竟现在国内厂商都在疯抢国产GPU,寒武纪、壁仞这些本土企业的技术迭代速度快得吓人,英伟达要是再端着"只卖高端不落地"的架子,市场份额可就要被啃得只剩渣了。 可偏巧这时候,那位穿红衣服的大叔站出来了。没指名道姓,就说了句实在话:"咱们自己的AI芯片,早就能在数据中心跑通大模型了。"这话听着像闲聊,可落在黄仁勋耳朵里,那叫一个扎心。您看国内这几年的进展——华为昇腾910B在算力密度上追上了A100,壁仞BR100在FP16精度下性能直逼H100,更别说国内大厂都在推"去英伟达化"的技术路线。以前是"没得选只能用你",现在"有了更好的为啥还用你"?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位大叔的身份。说是"红衣服",可能是指穿得接地气的业内人士,也可能是普通从业者的调侃。但不管是谁说的,都戳中了黄仁勋的痛处:中国市场早不是"随便给点技术就能换钱"的买方市场了。以前英伟达卖芯片像"供着金丝雀",现在得学会当"打工人"——按中国客户的需求改架构、做适配,甚至参与开源生态。可黄仁勋前几次访华,嘴里还念叨"高端芯片优先供应",这哪是来谈合作的?分明是来"端架子"的。 戏台子塌了不可怕,怕的是搭台的人还没明白观众为啥离场。中国市场要的不是"施舍式合作",是"对等式共赢"。与其让黄仁勋来回折腾,不如把精力放在怎么让自家的芯片生态更开放、更接地气上——毕竟,观众买不买账,从来不是靠跑三趟就能决定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最近科技圈有个挺有意思的插曲——英伟达CEO黄仁勋半年飞了中国三趟,这频率比不少
静默的守望
2025-07-30 21:12:00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