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公司CEO格雷格·海耶斯最近面对镜头时,说得直白得让人有点意外:"我们没法像

静默的守望 2025-07-31 17:18:30

雷神公司CEO格雷格·海耶斯最近面对镜头时,说得直白得让人有点意外:"我们没法像退出俄罗斯那样退出中国,公司在中国有几千家供应商。"四个月前还硬气的雷神,态度咋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答案藏在他们手里的宝贝装备里——F-35战机每造一架要吞417公斤稀土,哥伦比亚级核潜艇更夸张,一艘能"喝"掉4吨稀土。海耶斯现在实话实说:美军装备要是没了中国的稀土补给,分分钟得趴窝。 这事得从稀土的特殊性说起。这东西看着像土,实则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从战斗机隐身涂层到潜艇电机磁铁,从导弹制导系统到卫星传感器,几乎没有高端装备能离得开它。中国不仅占了全球60%以上的稀土储量,更掌握着80%以上的冶炼分离产能——简单说,就算其他国家挖得出稀土矿,也未必能炼出能用的稀土材料。 雷神的"变脸"其实是被现实敲了闷棍。以前他们可能觉得,大不了找别的国家替代,可现实是,全球主要稀土生产商里,中国的北方稀土、厦门钨业这些企业,早把从采矿到精炼的全链条摸了个门儿清。美国自己搞了十多年的稀土项目,要么因为成本太高黄了,要么技术指标卡脖子,到现在都没整出能稳定供应高端装备的产能。就像有人说的:"你可以不用中国稀土,但你的战机得先学会不用隐身涂层起飞。" 更深层的是产业链的"黏性"。中国几千家稀土供应商,不只是卖原料,还有配套的检测、加工、定制服务。雷神要换供应商,不是找个新卖家签合同就行,得重新调整生产线参数、重新做兼容性测试、重新培训工人——这哪是说换就换的?更别说中国稀土的价格优势,同样品质的材料,从中国买能比从其他国家省30%甚至更多,资本逐利,企业哪会跟钱过不去? 现在的问题是,这种依赖是双向的。中国稀土产业也在升级,从卖"土"转向卖"技术",高附加值的稀土功能材料占比越来越高。雷神们的焦虑,本质上是全球高端制造业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在加深。就像当年的芯片产业,以为能卡别人脖子,结果自己也陷进去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雷神# #贾克森·海耶斯# #雷神科技信创# #雷神科技#

0 阅读:1
静默的守望

静默的守望

静默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