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出手,新能源汽车内卷式竞争要整治了
懂车帝联手央视做的智能辅助驾驶测试余温未过,更加重磅的冲击纷至沓来。7月28日,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下半年工信部将突出“强筋壮骨”、价值创造、安全保障、行业治理等工作。其中重点提到: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看来,工信部是要重拳治理了。
首先澄清的是,内卷式竞争直接体现的是单纯价格竞争,是不正常的行业竞争,是一种损害整个行业的恶性竞争,其严重后果可肉眼可见的。汽车上下游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固定投资较高,以价格战为主的内卷式竞争,导致产业上下游效益下降,长期持续还会削弱研发投入能力、引发产品质量隐患,既不符合产业长远发展利益,也不利于维护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
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成交均价较2022年下降了0.67万元,降幅达3.1%。进入2024年,当年国内市场共有227款车型降价,新能源汽车平均降价力度达1.8万元,同比降幅超过9%。当然,2025年的价格战更是有恃无恐,副作用进一步显现,第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只有3.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热热闹闹的背后是一地鸡毛,那些产业链整合能力差的车企,低价竞争的代价往往是偷工减料,直接伤害的消费者,间接毁掉了中国新能源车市场。
针对这种状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提出,企业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以外,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不进行诱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行业和消费者根本利益。
行业自律组织只是提供意见,监管部门的态度才是关键。工信部明确,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坚决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根本利益,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各位看明白了吗,今年想有大幅降价是不可能的了,但这不妨碍通过技术创新、通过产能提升、通过产业链整合,带来的成本降低,进而使新能源车价格走低。这是不违背《倡议》准则的。
此外,我们要清楚意识到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这个转型阶段,必然会经历一定程度的竞争加剧、优胜劣汰,属于转型阵痛期无可避免的一环。那些不思进取的企业,最会哭的企业,就是被淘汰的对象。
国家鼓励什么样的内卷?企业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技术创新中,从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升。企业不再通过简单的价格战来竞争,而是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增强竞争优势,从而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