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中南海怀仁堂刚结束一场政协会议,77岁的王首道收拾文件时,秘书递来一份申诉材料:“有位叫王泉媛的老同志要求恢复党籍,说您认识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82年8月的北京异常闷热,77岁的王首道刚从会议室出来,秘书小张急匆匆跑过来:“首长,有份特殊的申诉材料需要您亲自过目。” 翻开泛黄的材料,一张黑白照片让这位身经百战的老革命家瞬间愣住了。照片里那个扎着麻花辫、眼神坚毅的姑娘,竟然是47年前长征路上分别的战友王泉媛。 1935年的遵义会议后,红军队伍重新整编。时任红一方面军组织科长的王首道经常需要统计部队伤亡情况,而负责收集各连队数据的正是年仅18岁的女战士王泉媛。 这个四川妹子记性特别好,每个连队的伤亡数字她都能一口报出来,从不出错。王首道总是在油灯下帮她核对数据到深夜,两人在战火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35年6月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中央决定兵分两路。王首道被调往红二方面军继续北上,而王泉媛则跟随红四方面军西进。 临行前夜,王首道把自己用了八年的搪瓷缸塞给王泉媛:“这是我1928年在井冈山时的纪念品,你拿着,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能再见面。”缸子内壁还刻着“1928年秋 井冈山”几个字。 谁也没想到,这一别就是47年。王泉媛跟随西路军进入河西走廊后,部队遭遇马步芳部队围攻。2万多红军将士血战戈壁,最终只有几百人突围成功。 王泉媛在激战中被俘,关押在青海西宁监狱长达18个月。她宁死不屈,趁看守不注意时用指甲在牢房墙上刻下“红军必胜”四个字,1937年西安事变后,她才得以获释。 而王首道的经历同样惊心动魄,他带着17名战士在湘西大山里坚持游击战,最困难时靠挖野菜、啃树皮充饥。每次给伤员分水时,他总是拿出那个搪瓷缸,让战友们先喝。 新中国成立后,王首道历任多个重要职务,而王泉媛却因为西路军的历史问题长期得不到组织承认。她在甘肃一个小县城当了30多年的小学教师,默默承受着误解和委屈。 直到1982年,党中央开始全面平反冤假错案。王泉媛写了一份申诉材料,辗转送到了王首道手中,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重逢那天,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相对而坐,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王泉媛颤抖着从床头柜里拿出那个搪瓷缸,缸身已经坑坑洼洼,但“井冈山”三个字依然清晰可见。 “老王,我保存了47年,一天都没离身过。”80岁的老太太说着说着就哭了,“最难的时候我就看看这个缸子,想着总有一天能还给你。” 两个月后,中组部正式下发文件,确认王泉媛的党员身份,承认西路军将士的革命贡献。当通知书送到她手中时,这位坚强了一辈子的老人抱着搪瓷缸哭得像个孩子。 47年的分离,47年的等待,最终换来的是组织的认可和历史的公正。王泉媛去世前曾说:“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组织终于相信我是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如果你有一件珍藏多年的信物,会为它等多久?王泉媛的47年坚守,你觉得值吗?” (快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源: 《吉安人物》(方志出版社) 《中国妇女名人录》(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1982年,中南海怀仁堂刚结束一场政协会议,77岁的王首道收拾文件时,秘书递来一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7-30 00:03: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