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直言:马英九不值一提,当权时满脑子就是美国人的指令,压根不敢谈统一的事。

古木过去 2025-07-29 11:15:49

金灿荣直言:马英九不值一提,当权时满脑子就是美国人的指令,压根不敢谈统一的事。 美国老早就在台海设下了“战略模糊”的红线。他们一边向台湾提供各种援助,一边告诉两岸别轻举妄动。 对美国来说,不管台海局势多紧绷,只要别突然失控,能继续牵制中国大陆,他们就心满意足。这种长期“冻结”的现状,其实是各方不得不适应下来的结果。 在这种外部压力下,台湾社会大多数人习惯了不愿表态。绝大部分民众不急着统一,也不敢明说独立,只想着安稳过日子。 久而久之,选择“维持现状”成了台湾社会的集体心理,谁要是公开打破沉默,很容易被推上风口浪尖。 马英九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了一颗关键棋子。2008年他刚上台,那时候喊着“和大陆搞好关系”,迅速推动三通、经济合作,岛内外一片叫好。 但马英九一直没有触碰两岸问题最核心的内容,不谈独立,也不谈统一,把主轴定在“不统、不独、不武”上,走得极其小心。 这种政策说白了,就是迎合了外部大国的底线,也很合大部分台湾人的口味:反正大家都怕麻烦,能过一天算一天。 马英九的做法,看似缓和了两岸气氛,实则没有推动任何实质进展。他所说的“九二共识”,秉持的是“各自表述,一个中国”的设定,在大陆看来远远不够。 在他手里,两岸关系在表面的和解下,并没有化解根本矛盾,甚至后来因为岛内对台靠拢大陆的不安,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分裂。 马英九对美方极为亲近,经常强调要听美国的意见,其实就是跟着美国设定的轨道前行。美国不希望台湾发生根本变化,他也就绝不敢主动“逾规”。 而到了现在,两岸离真正统一越来越远。大陆意识到单靠经济交流拉不住台湾,也注意到台湾社会对政治统一的抗拒越来越强烈。 和马英九执政时期相比,大陆方面的表态已经变得直接许多,强调台湾问题绝不能一拖再拖,解决问题的紧迫感在不断加剧。 像金灿荣这样的学者,也多次指出,和平方式的选项变得更加渺茫,大陆更多考虑直接手段来解决悬而未决的局面。 今天,台海局势被各种力量裹挟着,不止马英九一个人做选择。 岛内的身份认同问题变得极其尖锐,许多年长一代习惯了“一中”的想法,但年轻人倾向于把台湾当作自己的家园,和大陆渐行渐远。 但大陆不再愿意仅仅把希望寄托在耐心等待上,而是不断向岛内释放明确信号,整个形势紧张感十足。 说到底,两岸之间拖着不解决,不是哪个人单独能决定的。马英九虽然在权力顶峰,但政策绑手绑脚,既要哄美国,也怕刺激岛内情绪。 他那一套“模糊应付”,看似安全,其实让问题越来越难解。 台海未来怎么走,没人敢拍胸脯保证会彻底和平。如果彼此都不肯换个思路,有可能拖着拖着,突然就出现根本性的意外变化。

0 阅读:0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