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真大!”福建,女子带3个月大宝宝去洗澡,结果在自己去结账时,突然听到宝宝大哭不止,她急忙跑回来查看,店员却说小问题,女子坚持查监控,却发现了让她气愤的一幕,视频中,店员在忙着聊天,根本没有在看孩子,结果宝宝一个翻身,从1米多高的操作台坠落,当场大哭不止。
2025年7月25日下午,福建三明一位母亲带着三个月大的宝宝去“宝贝驾到育婴馆”洗澡。结账时突然听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冲回洗澡间看见两个店员站在操作台旁聊天,孩子已经摔在地上。
监控画面显示,在母亲离开的短短几分钟里,店员完全没有注意看护,导致婴儿从1米多高的操作台摔下,后脑勺着地。事发后店员仅口头说了句“不好意思”,没有主动陪同就医或提出赔偿方案。
这位母亲回忆当时情景仍心有余悸,她刚走到前台就听见孩子哭得不对劲,跑回去时看见店员手里还抓着没叠完的毛巾在说笑。孩子摔在地上哇哇大哭,店员却轻描淡写说“小孩骨头软没事”。
监控视频成了最有力的证据,画面里两个工作人员全程背对操作台热聊,完全没注意到婴儿翻身坠落。根据国家标准《婴幼儿洗浴场所安全规范》,操作台高度不应超过0.9米,且必须配备20厘米高的防护栏。
涉事育婴馆的操作台实测高度超出国家标准,且没有安装任何防护设施,对三个月大的婴儿来说,从这个高度摔下相当于成人从三四米高处坠落。
母亲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做了CT检查,虽然暂时没有发现器质性损伤,但医生要求严密观察72小时。因为婴幼儿坠落伤最容易造成颅内出血,有些损伤初期症状不明显。
事发后,这位母亲选择了报警。三明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发现该育婴馆存在多项安全隐患:操作台超高、无防护设施、员工未经安全培训。
其实类似事件并不少见,像这种因工作人员疏忽导致的事故,店家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对家长来说,选择育婴机构需要更加谨慎。建议查看工作人员是否持有育婴师资格证,观察操作台是否配备安全设施,要求查看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有条件的话,尽量留一位家人在旁边看护。
家长可以通过几个细节判断机构是否专业,看护理人员给孩子洗澡时是否全程单手托护,操作台上是否铺设防滑垫,洗澡水温是否用温度计测量而非手感判断。
这位母亲的经历也提醒其他家长,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保存好证据。除了调取监控,还要拍照记录现场环境,保留就医记录和费用凭证。必要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容不得半点疏忽。育婴服务行业的从业者必须时刻牢记,自己守护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无数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只有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赢得家长的信任。 信息来源: 三明市场监管局《某育婴馆安全隐患调查通报》 - 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