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接受《环球时报》专访:#自强不息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应#】由

韩国思蜜达 2025-07-28 08:53:16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接受《环球时报》专访:#自强不息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应#】由申奥执导,领衔主演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于7月25日正式上映。影片故事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讲述1937年的南京,一群生活在南京的百姓在生死边缘的挣扎与抉择。邮差阿昌(刘昊然饰)、龙套演员毓秀(高叶饰)和照相馆老板老金(王骁饰)一家将记录日军暴行的底片护送出城,成为揭穿日军谎言的关键证据。近日,申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阐述了影片的创作理念、群像构建和历史责任感。

用胶片承载历史 ↓

环球时报:《南京照相馆》的创作初衷来自哪,为何从“照相馆”这一微观场景着手?

申奥:这部作品的灵感来自1987年的老电影《屠城血证》,看过电影后我联系了南京电影制片厂,找版权方进行溯源。我了解到,在真实新闻报道中,华东照相馆15岁的学徒工罗瑾和爱国青年吴旋接力保存了相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用摄影机秘密记录日军暴行,把胶片带出南京……这些故事和其中细节,都为我构建了创作基础。近几十年,类似题材鲜少出现,我觉得是时候用新视角再呈现这段历史了。

我个人对胶片情感非常深,大学第一堂课学的就是用胶片相机拍照片。学校里有暗房,我小时候家里也有,爸爸喜欢拍照,他教过我怎么用显影液、定影液、放大机。我们等天黑了把阳台当作暗房,开着红灯泡冲洗照片,跟电影中的剧情一样。大学毕业时,我应该是最后几批用胶片拍毕业作品的学生之一。我是亲身经历从胶片时代到数字时代的,综合我对历史和胶片的情感,促使了影片以胶片为切入点,承载这段厚重历史。

环球时报:影片拍摄时,对比真实的历史后有哪些特别的感触?

申奥:起初我们只设定了一条故事线,展现跟原作一样的“屠杀照”。但在查阅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老照片其实是日军想展现的“亲善照”,以及在一些南京著名建筑前拍摄的“打卡照”。侵略者们到处拍摄伪善的宣传影像,他们到名胜古迹前面“打卡”,强迫中国人民尤其是不懂反抗的小孩配合他们摆拍,企图麻痹中国人、蒙蔽国际舆论,实际上充满卑劣、压迫、屠戮和血腥。

“亲善照”这段历史,在我印象中,是没有被影视触及的新角度。于是,我们把“亲善照”与“屠杀照”并列为影片两条主线,作为两个角度放在同样对立的层面上去表现。

环球时报:这种艺术表达如何更好地与史实平衡?

申奥:首先,要有端正的历史观,重视历史真实的细节,避免历史虚无主义。但是在情节与人物塑造上允许有一定虚构,情绪与价值观要与抗战精神吻合。我相信,流淌着中国血脉的所有观众,都会认同影片所传递的情感与家国情怀。

角色选择了他们,他们成就了角色 ↓

环球时报:邮差、翻译、演员、照相馆一家、警察……影片如何展现这些普通百姓的心理蜕变?

申奥:电影不是想讲一两个个体。我们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全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取得了胜利。我希望群像戏中不同职业、性别、年龄的人物,每个人都尽可能代表一部分的大众。影片中,所有角色都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巨大成长与变化,这是战争对个体的影响。

昊然饰演的邮差阿昌,是当时来到南京打拼的外地人的缩影,他整日穿梭于大街小巷,在这座城市所有“血管”里游走。就像我们现在的快递员,有些外地快递员对城市的道路、建筑的了解比本地人还熟悉。因此,最后一场戏阿昌怒吼出“鸡鸣寺”“中山门”“中华门”等地名,更符合戏剧逻辑和人物情绪。

而对于王传君饰演的翻译,他作为日军走狗戕害同胞,却以救人自圆其说。他是典型的投机分子。他依附自以为的强大,哪怕放弃尊严和家国情怀。他懦弱、逃避,但他终究还是人,看到同胞被残害时无法面对,他背过身、捂住耳朵,至死都不知道自己老婆和孩子已经离世。

环球时报:选角出于哪些考量?

申奥:谈不上选择。我觉得演员跟角色是互相的,角色选择了他们,他们成就了角色。在剧本创作阶段,我就已经先想好,将这些演员的个性特质写进角色中。昊然是在拍《最好的我们》时,我就经常跟他一起吃饭、聊天。我觉得他是个睿智、博学、敏锐的人,对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但我要求他先藏起聪明和灵气来演邮差阿昌,他在前半段很害怕,后面逐步显露锋芒,展现出小人物的朴素和觉醒。他做得很好,而且眼神真的太纯真了,我们在拍摄时看监视器和后期剪辑时,无不被他的眼神打动。

高叶是我的大学师妹,我们认识19年了。毓秀这个角色仿佛为她量身定制,很多台词都是瞄着她写的一些心里话。她演了一名龙套演员,其实从另一层面表达了“小龙套们”如何在历史洪流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起到作用。

王骁是我的邻居、周游来北京时第一个广告就是我拍的,王传君更不用说了……大家都是好朋友,现场的效果是默契配合才有的,不是后期磨出来的,我们从一开始就互相熟悉信任,而且对这段历史也有强烈共识。

希望国际观众看到这段故事 ↓

环球时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照相馆》在暑期档上映,面对当代社会特别是年轻观众,期望引发怎样的思考?

申奥:在这个节点上映,是我对于这段历史的心意,也是要承担起文艺工作者的责任。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次严肃创作,是非常宝贵的机会。电影在当今时代承载了很多娱乐向的、媒体传播的任务,这种题材不是那么轻易可以去创作的,它引发我们强烈的创作欲望,有的放矢地把内心的很多表达、跟历史隔空对话的愿望在拍摄过程中呈现。

我们从创作上就有意贴近现代年轻人,演员、角色设定以及剧情中的宣传战,当不同声音出现,要学会筛选、明辨是非,分清朋友和敌人、正义和邪恶。我们希望大家看到,自强不息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应,对抗屈辱最好的方式不是仇恨,是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建设一个再也不会被侵犯的祖国。

环球时报:《南京照相馆》有海外发行计划吗?希望国际观众看到什么?

申奥:正在推动海外发行。当年国际社会在促使日军终止南京大屠杀暴行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我希望国际观众看到这段故事,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能正视历史,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无畏自强。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周洋 邵群玉)

0 阅读:0
韩国思蜜达

韩国思蜜达

环球网韩国记者站,这里有你最想了解的韩国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