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梅婷说:“我的家庭很特殊:有我爸妈,我公公婆婆,我,我老公,两个孩子,还有两个保姆,总共10口人在一起。我爸妈比我公公婆婆整整大10岁,我公公是当兵的,我爸爸是军医,他们非常有共同语言,他们的价值观也很相同,都是很节俭那样过来的。”
2020年12月,女演员梅婷主演的都市剧《我的不惑青春》在湖南卫视和广东卫视开播。
这位荧幕上的都市女性专业户,在真实生活中演绎着更为动人的家庭故事。
她与婆婆情同母女的相处之道,成为圈内流传的佳话。
时间倒回2012年底,37岁的梅婷与摄影师曾剑喜结连理。
这段婚姻对梅婷而言是新的开始,对比自己小3岁的丈夫而言则是初婚。
公婆将这位儿媳视若珍宝,特别是独子曾剑的母亲,打心里把梅婷当自家闺女疼。
次年9月,38岁的梅婷面临分娩考验。
尽管医生建议剖腹产,她却坚持顺产。
生产过程中突发羊水栓塞,血压骤降至高压60汞柱的低危值。
产房外医生发出紧急问询:"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婆婆攥着衣角的手不停发抖,眼泪糊了满脸却斩钉截铁:"救我儿媳!"
四个多小时的抢救如同生死竞速。
当梅婷从昏迷中苏醒时,映入眼帘的是抱着女儿的丈夫和双眼通红的婆婆。
病床边老人攥着她的手直打颤:"闺女你可算醒了,这两天真把咱们魂都吓飞了。"
同楼层的护士们后来私下感慨,见过太多在产房外选择抱孙子的婆婆,像这样毫不犹豫救儿媳的实在少见。
这次生死考验让婆媳间筑起更深的羁绊。
梅婷产后住院的一个多月里,婆婆日夜不离守在医院。
每天熬足三小时的鸡汤必准时送到床头。
出院那天护士打趣说:"别人生完孩子掉秤,您倒胖了两斤。"
等梅婷身体刚恢复就催婆婆回浙江照顾被返聘的公公,老人却摆摆手:"你爹在电厂有食堂有宿舍,你们娘俩更需要我。"
2014年底,梅婷意外怀上二胎。
彼时她正筹划复出拍戏,新生命的到来让她犹豫不决。
婆婆知道后拍着大腿劝:"戏啥时候都能拍,生娃错过就难了!你只管生,带娃的事包在我身上。"
老人的果断打消了梅婷的顾虑。
怀二胎时胃口刁钻,有时半夜突然想吃老家小吃,婆婆二话不说就钻进厨房忙活。
望着婆婆在灶台前打转的身影,梅婷过意不去地问自己是不是太折腾人,老人笑着往锅里撒了把葱花:"当妈的都这么过来的,伺候你我这心里头踏实。"
2015年秋儿子阳阳降生,婆婆抱着孙子乐得见牙不见眼,转头就给浙江的老伴下"最后通牒":"快来北京帮忙,这儿可有两个小祖宗!"
曾老爷子当即辞了返聘工作。
次年开春,梅婷把南京的父母也接来同住,八口人挤在百来平的房子里,四个老人倒处成知己。
梅家父母口味清淡,曾家老两口无辣不欢,厨房里却总见四位老人互相迁就着做饭。
持家最考验智慧。
梅婷给老人添置衣物永远先问婆婆喜好,买糕点先挑公婆爱吃的酥皮。
时间久了亲娘难免泛酸:"闺女如今倒像别家的。"
梅婷挽着母亲轻声道:"您是我亲妈,怎么使小性儿都恼不到心里去。可公婆待我的好,半点不能怠慢。"
在旁边看报的父亲点头帮腔:"亲家母做的糖醋鱼,不照你叮嘱少放了醋?"
2019年寒冬,梅母突发心绞痛送医,偏逢小夫妻在外拍戏。
曾家二老蹬着三轮车送医陪护,婆婆整宿靠在病床前给亲家母揉腿。
待梅婷赶回见到这幕,站在病房门口眼泪啪嗒直掉。
如今客厅墙上挂着新拍的全家福:七岁的快快抱着足球,五岁的阳阳揪爷爷胡子,四位银发老人拥着梅婷夫妇笑得满脸褶子。
每当夜戏收工回家,望见婆婆留的汤羹在灶上温着,梅婷总会想起产房外那句"救我儿媳"。
寻常人家里的至情至性,有时比荧幕剧情更动人。
从那次生死抉择,让梅婷看出婆婆早把她当亲闺女,而不是将自己当儿媳。
因此,她也会像对自己爹妈般孝敬公婆。
晓军
缘分的天空,夫妻之缘最终变成家族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