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钟伟被人装进麻袋,丢进湖水中,他拼命挣扎,才挣脱麻袋上了岸,上岸后,

虎皮芳草潭 2025-07-25 16:28:11

1967年,钟伟被人装进麻袋,丢进湖水中,他拼命挣扎,才挣脱麻袋上了岸,上岸后,他打了一个电话:“我是钟伟,现在还活着,来抓我啊!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7年,钟伟将军被人塞进麻袋,捆得结结实实,扔进了安徽淮南的河里。 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个必死的局,谁也没想到,这位猛人硬是凭着一股求生本能,在江底撕开束缚,悄无声息地游到了对岸。 而上岸后,他没有片刻耽搁,抄起电话就打了过去,话筒里是他那标志性的声音,带着几分狂傲:“我是钟伟,现在还活着,来抓我啊!” 这一嗓子,吼出了他的死里逃生,也吼出了这位“中国巴顿”骨子里那股永不服输的桀骜...... 1945年,部队刚挺进东北,尚处于阜新与新民之间,钟伟没等上级命令,仅凭敏锐直觉,带兵奇袭国民党部队,使之措手不及,为入东北的征程奏响了胜利序曲。 不过,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还是那股敢跟上级叫板的犟脾气。 四平保卫战之时,杜聿明麾下的美械部队攻势凌厉,而当时,上级下达命令,让钟伟死守铁岭以北地区。 但钟伟一看这架势,硬拼就是送死,所以干脆不守了,接着反手利用地形设伏,一口吃掉了敌军一个增援师,硬是把国民党精锐的进攻节奏给拖慢了。 而他真正“封神”的一战,是在1947年的“三下江南”,当时部队奉命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赶往大房身,半路上侦察兵报告说姜家屯有敌人。 之后钟伟二话不说,抄近路就杀了过去,连个请示都懒得打。 总部的电报接连催问,为何他还未到达,钟伟却大发雷霆,冲着报务员怒吼:“告知他,我已咬住一个团,岂会放过这近在咫尺的‘猎物’!”” 电报措辞愈发严厉,参谋长劝其撤离,钟伟竟爆粗口:“谁再提走,我毙了谁!”” 就在这时,指挥部情报传来:敌七十一军两个师正从德惠赶来增援,钟伟一听非但不怕,反而兴奋起来,立刻命令参谋向上级发电:“我又粘住两条大鱼,速令一纵来配合我!” 一个师长的擅自行动,把整个作战计划搅得天翻地覆,结果却歪打正着,促成了一场意料之外的大胜。 最终,他的五师与一纵联手,全歼敌军8000余人,而战后,东野参谋长刘亚楼批评他是“好战分子”,但也承认,就是这种敢于临场决断的胆气,抓住了改变战局的钥匙。 有了此次成功的先例,钟伟的胆子愈发大了起来,当时怀德战役时,他立下军令状,竟以一个师之力,硬生生顶住了敌方两个美械师的轮番猛攻。 后来辽沈战役攻打锦州,他组织的爆破突击战术,仅用14小时就拿下了机场。 说白了,他的指挥艺术就建立在对战场形势的精准把握上,他总能亲自跑到前沿观察,对敌情、我情、地形都了如指掌。 可战场上这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打法,到了和平年代,就行不通了。 1959年,因为公开为老总鸣不平,这位1955年刚授衔的开国少将被一撸到底,到了“特殊年代”,他那不肯消停的脾气更是惹来了杀身之祸,这才有了开头那段被沉江的经历。 但这份“不讲道理”的硬气,他不仅对敌人,也对家人。 他的大儿子钟赉良在农村当了一辈子农民,想让父亲安排个工作,他却说:“我看你呀,就是个种田的汉子。” 孙子于部队表现卓越,领导欲提拔,他却致信请求部队一视同仁,复员归家自行闯荡。县里照顾他家,给农转非指标,他不假思索便给予家中保姆。 到了1980年,中央军委为他平反,但这位老将军的雄心还没死,立刻打报告要求重返军队。 黄克诚大将对其亦无可奈何,只得劝道:“你且安分守己吧,若再有战事,自会寻你。”” 或许是壮志未酬,此后他一病不起,1984年病逝,终年69岁,而他的遗嘱,还是那副脾气:不必补发薪金,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骨灰撒在平江起义的老地方。 钟伟的“不守规矩”,成就了战场上的传奇,也注定了他后半生的坎坷,那么,在今天的战争条件下,钟伟这种善于把握战机、敢于独立决断的指挥风格还适用吗? 【信源】2015-01-28 凤凰网历史——哪位开国将军文革时被装进麻袋沉入江中却奇迹生还?

0 阅读:0
虎皮芳草潭

虎皮芳草潭

虎皮芳草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