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周总理出访朝鲜,第一件事不是会见朝鲜领袖,而是漫天暴雪祭拜烈士! 周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7-25 16:24:57

1958年周总理出访朝鲜,第一件事不是会见朝鲜领袖,而是漫天暴雪祭拜烈士!

周恩来1898年生在江苏淮安一个旧式家庭,小时候读私塾,后来上南开中学,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还因为组织学生游行坐过牢。1920年他去法国勤工俭学,在那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帮着建了中共旅欧支部。回国后,他当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参与北伐。长征时他负责军事委员会工作,1949年后当总理和外长,管着国家大事和外交,直到1976年去世。他工作认真,从不摆架子,总想着为人民服务。 毛岸英1922年生在长沙,爸是毛泽东,妈杨开慧1930年被杀。他小时候流浪过,后被党送到上海,又去苏联学农业机械。1946年回国,加入共产党,在东北搞土改。1950年他坚持要去朝鲜,当志愿军俄语翻译。彭德怀对他挺照顾,像自家孩子一样。可惜1950年11月25日,美机投燃烧弹,他没来得及跑,在司令部牺牲了,年仅28岁。他的事迹让很多人记住,体现了领导子女也上前线的精神。 彭德怀1898年生湖南湘潭穷人家,早年当兵,1928年率部起义加入共产党,建红五军。长征中他指挥前敌,抗日时领百团大战。1949年后打西北战役,1950年当志愿军司令,领导抗美援朝。战后他做国防部长,到1974年去世。他打仗果断,对士兵关心,从不搞特殊。 金日成1912年生朝鲜,早年在中国东北抗日,加入过中国共产党。1945年后回朝鲜建党,1948年当总理,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战争时求中国援助,战后重建国家,到1994年去世。他推动工业农业发展,巩固领导。 1958年2月14日,周恩来带队到平壤,主要谈志愿军撤军。天气冷极了,大雪下个不停,路面积雪厚厚的。可周恩来没先忙会谈,而是决定去桧仓陵园祭拜。那是志愿军烈士安息地,毛岸英和其他134名战士埋在那。2月17日是大年三十,他和陈毅、张闻天他们一行人去了。周恩来在毛岸英墓前站了好久,用左手摸碑,声音有点哽。其他墓他也一一看过去,鞠躬致敬。那天雪大风急,但他们坚持完成凭吊。这事显示出对牺牲者的尊重,也提醒大家战争的代价。 桧仓陵园在平壤东100公里,会昌郡。志愿军在那打仗,很多人牺牲,陵园建起来安葬他们。周恩来去的时候,正好过年,但没耽误这事。他知道毛岸英是主席儿子,从小叫他周伯伯,现在长眠异国。凭吊后,他们继续访问日程,但这开头就定了调子,强调中朝友谊建立在共同战斗基础上。联合国军撤了,中国也主动撤,体现和平意愿。 访问中,他们谈了撤军协议。2月19日,中朝联合声明,中国志愿军10月底全撤。这决定很重要,显示中国支持朝鲜统一,不想长期驻军。撤军分批,从3月开始,到10月26日最后一批过鸭绿江。朝鲜人沿路送别,志愿军带装备回国,留下顾问帮重建。 毛岸英遗体没运回,就埋桧仓,按主席话说,青山处处埋忠骨。周恩来回国后,继续管国务院,搞经济外交,到1976年1月8日病逝。彭德怀做国防部长,推军队改革,1974年11月29日去世。金日成领朝鲜,建工厂水坝,1972年改宪法当主席,到1994年7月8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他儿子金正日接班。 朝鲜战争1950年打起来,美国领联合国军干预,中国出志愿军保家卫国。毛岸英去前线,本可以不去,但为信仰上了。彭德怀指挥,志愿军打得硬气,停战后留朝鲜帮稳定。1958年撤军,是中朝关系新阶段,中国表明不干涉内政,支持和平。 周恩来这次访朝,不光谈撤军,还看工厂农场,了解朝鲜发展。白天他和金日成他们开会,晚上有时一个人想想事。这趟行程紧凑,从平壤到元山咸兴,参观工业区,谈合作。撤军后,中朝贸易增加,互助加强。 志愿军牺牲大,陵园凭吊让周恩来想起战争苦。毛岸英牺牲时,彭德怀找遗体,认出后沉默。主席决定不运回,体现平等。1958年去祭拜,是对所有烈士的致敬,不分高低。 访问结束,周恩来21日回北京。撤军顺利完成,志愿军任务圆满了。中国从此专注国内建设,朝鲜重建家园。这事影响深远,中朝关系稳固到现在。 历史看,周恩来外交智慧高,这次访朝处理撤军敏感,避免冲突。金日成也感激中国援助,关系亲如兄弟。毛岸英故事激励后人,领导子女不特殊。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