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普京停火谈判,只有一个办法。
美国战争研究所表示,若要让普京愿意停火并坐下来谈,唯一的路径就是给乌克兰足够的支持和所需的一切资源,同时让俄军在战场上遭遇一次重大挫折。
这几年俄乌已经谈了好几次,2025年在土耳其的会谈,双方立场差距太大,俄罗斯要求乌克兰割让土地、保持中立,乌克兰根本不同意,坚持要俄罗斯退回2022年的边界。
结果只谈了一个小时就散场了,普京压根不想见泽连斯基,直接丢过来3000具乌军尸体,谈判彻底破裂。
为什么谈不下去?
因为俄罗斯觉得自己在战场上占优,有底气提条件,就像ISW分析的,普京拒绝停火,想要打到乌克兰认输,他认定消耗战能拖垮乌克兰。
再看看战场情况,俄军这几年攻势很猛,在哈尔科夫、波克罗夫斯克这些地方推进,兵力已经增加到16万左右,他们用无人机炸铁路,用高超音速导弹攻击基辅,战术也在不断升级。
反观乌克兰,虽然有西方提供的F-16、“海马斯”火箭炮,但F-16因为缺乏配套体系,损失不少,光是2025年就坠毁了4架。
不过乌克兰也有亮点,比如6月的“蛛网行动”,用无人机群袭击俄罗斯后方,炸了5个空军基地,尽管俄方否认,但也暴露了俄军防御的薄弱点。
关键还是西方援助,荷兰给了1.75亿欧元,美国提供了“爱国者”防空系统、M1A1坦克,但援助并不稳定。
2025年美国暂停了部分军援,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差点瘫痪。
而且,西方武器的效果也有限,F-16数量少,射程不够,“海马斯”火箭炮虽然精准,但需要情报支持。
如果没有持续的援助,乌克兰很难维持反击能力。
ISW提到的“关键条件”很重要,制空权、机动性、情报支持这些,乌克兰都还缺,俄军的电子战能力强,乌军的无人机经常被干扰。
但乌克兰也在想办法,用民用技术改装无人机,用Discord协调打击,虽然有风险,但能降低成本,要是西方能提供更先进的情报系统和电子战设备,乌军的战斗力会大幅提升。
还有俄军的指挥体系,2025年7月,乌军“海马斯”火箭炮炸死了俄海军副司令古德科夫,连带10多名军官,这说明乌军的情报和打击能力在增强,俄军的指挥节点不再安全。
如果这种“斩首”行动多几次,俄军的士气和指挥效率肯定会受影响。
总的来说,让普京停火,就得让他在战场上撑不住,乌克兰需要充足的武器、情报和战术支持,在关键战役中重创俄军,西方得加大援助,而且得持续,不能断断续续,只有俄军在战场上吃了大亏,普京才会重新考虑谈判条件,否则他只会继续打下去。
现在的情况是,乌克兰需要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而西方的援助是核心,要是援助跟不上,乌克兰可能撑不住,谈判就更没希望了,所以,这条路虽然难,但却是唯一的办法,只有战场上见真章,才能让普京坐到谈判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