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天宣布,与前来白宫访问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达成美菲关税协议:菲律宾对美国商品开放市场,零关税;美国对菲律宾商品收19%关税。
特朗普还表示,美菲两国将深化军事协作。
两周前,特朗普给马科斯总统写了一封信,说要将菲律宾的关税从17%调高到20%。
马科斯带着团队来美国商谈,最终协商后定在19%。
这就是特朗普“谈判的手法”,先抬高价格,再让对方还价,最后美国占了便宜。
再看看美菲加强军事协作这件事,背后也有不少政治考量。
美国一直想在亚太地区扩大自己的军事存在,菲律宾作为一个关键的地缘位置,自然成了美国拉拢的对象。
特朗普政府通过和菲律宾加强军事联系,进一步稳固自己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试图对区域局势施加更多影响。
从之前在美国支持下部署“堤丰”导弹系统,到现在的合作加深,都反映出美国的战略意图。
对于菲律宾来说,虽然获得了一些军事上的协助,比如美国批准向菲律宾出售F-16战机等,但在这次合作中,菲律宾也慢慢变成了美国地缘政治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不得不参与到大国之间的竞争中,自身的主权和利益也因此面临潜在的威胁。
特朗普这种“先喊高价,再让对方压价,最后美国得利”的谈判方式,在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他过去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外交互动中,也经常使用类似手法。
这种方式虽然短期内可能为美国带来一些经济好处或实现某些政治目标,但从长远来看,会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信誉。
国际合作应该建立在平等、互惠、共赢的基础上,而特朗普的这种做法,更多体现出一种单边主义和强权思维,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和抵触,破坏国际合作的良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