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男子去寺庙上香,发现功德箱上有个二维码,灵机一动,把自己的收款二

云海仙踪觅 2025-07-22 21:41:03

2024 年,一男子去寺庙上香,发现功德箱上有个二维码,灵机一动,把自己的收款二维码神不知鬼不觉的贴了上去,陆续将 30000 元收入囊中,本以为这事天知、地知,结果被帽子叔叔抓获了。 派出所的审讯室里,男子的手机还在不停震动,屏幕上弹出的收款提醒,此刻却像一道道催命符。 他盯着 “30000 元” 的总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屏幕边缘 —— 那里还沾着寺庙功德箱上的红漆,是他上周偷偷贴二维码时蹭到的。 这事要从三个月前说起。男子第一次来城郊的报恩寺,是被母亲催着来求姻缘的。 香炉前的功德箱摆得整整齐齐,红木表面嵌着块亚克力牌,印着寺里的对公账户二维码,旁边用毛笔字写着 “随喜赞叹,电子支付同样功德无量”。 他扫码捐了 20 元,看着手机上跳出的 “苏州报恩寺文保所” 收款方,心里突然冒出个歪念头:这码要是换成我的,香客捐的钱不就进我口袋了? 接下来的两周,他每天都来寺里 “踩点”。假装在香炉前许愿,眼睛却盯着功德箱的位置:上午九点香客最多,扫码付款时都低着头念咒,没人会细看二维码;下午五点管理员会核对现金,却很少查电子账单。 他甚至蹲在角落观察了三天,发现管理员每周三下午才会用 POS 机核对线上收款,这期间的空档足够他动手。 动手那天是个雨天,香客稀稀拉拉的。他揣着打印好的二维码 —— 用美图秀秀把寺里的对公账户改成自己的,底色调成一样的红色 —— 假装躲雨,凑到功德箱前。 趁着管理员去拿雨布的空档,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撕下原码,贴上自己的,胶带边缘被他按得严严实实,远看毫无破绽。转身离开时,他听见屋檐下的风铃叮当作响,像在嘲笑他的小聪明。 最初的三天,账户里只进了 178 元。有笔 5 元的捐款附言写着 “求家人平安”,看得他心里发慌,可当看到一笔 2000 元的转账进来,那点不安瞬间被贪念压下去了。 他开始算着账:要是每天能收 1000 元,一个月就是 3 万,够还信用卡账单了。 寺庙这边,管理员老李是在核对三月账目时发现不对劲的。 现金功德比上月少了三成,可香客数量明明差不多。他调出后台收款记录,惊出一身冷汗:本该进入寺里对公账户的钱,全流进了一个陌生的个人账户,附言里满是 “求高考顺利”“谢菩萨保佑” 的字样。 “这哪是偷钱,是偷人家的心意啊!” 老李气得发抖,当即报了警。 民警小张调取监控时,很快就锁定了嫌疑人。男子贴二维码的动作虽然隐蔽,但他连续两周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功德箱前,行为异常。 更关键的是,他收款账户的每笔进账时间,都和监控里香客扫码的时间能对上。 有笔 300 元的捐款,监控里是个戴红围巾的大妈,对着二维码念叨了半天 “给孙子求健康”,而男子的账户里,恰好有一笔附言 “无” 的 300 元转账。 审讯室里,男子还在狡辩:“寺庙收现金就行,搞什么二维码,这不是引诱我犯错吗?” 小张拿出寺里的备案文件:“报恩寺的二维码是 2020 年经宗教局批准开通的,绑定的是文保所对公账户,每笔收入都用于文物修缮,属于合法财产。” 他指着法条念:“你这行为涉嫌盗窃罪,3 万元已经够刑事立案了。” 这话让男子瘫在了椅子上。他想起那些附言:有学生捐 5 元求考试顺利,有打工者捐 100 元谢菩萨保佑找到工作,还有位大爷分三次捐了 2000 元,附言里写着 “给瘫痪的老伴求止痛药”。这些钱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手心发疼。 最终,男子不仅退还了全部赃款,还因盗窃罪被提起公诉。 报恩寺的功德箱前,新的二维码已经贴上,旁边多了块警示牌:“电子捐赠受法律保护,盗用账户涉嫌违法。” 香客扫码时,总会下意识多看一眼收款方,而屋檐下的风铃依旧叮当作响,像在提醒每个人:菩萨面前,贪心最是藏不住。 至于寺庙为何用二维码?老李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年轻人带现金的少,总不能让人家想捐钱都没处捐。” 寺里的会计补充道,所有电子收款都实时进入文保所账户,每笔支出都要经过审计,“科技是方便信众,不是给贪心钻空子的。”

0 阅读:0
云海仙踪觅

云海仙踪觅

云海仙踪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