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风向大变!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多家西方媒体都开始指责泽连斯基撒谎。 原先那些力挺的调门突然掺进了质疑的杂音,焦点全聚在他嘴里蹦出来的乌军伤亡数字上。 事情要从2024年9月《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说起,它抛出一组数据,说乌克兰内部机密评估显示,战场上士兵死亡人数已达8万,受伤人数更是冲到了40万。 泽连斯基一听就炸了,立刻开记者会反驳,可问题在于,他越是激烈否认,西方媒体越觉得不对劲,毕竟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感觉泽连斯基在伤亡数字上“美化现实”了。 其实西方媒体的怀疑早有苗头,时间再往前推半年,2024年2月,泽连斯基曾罕见公布过一次官方数据,称两年冲突中乌军仅3.1万人阵亡。 可话音未落,美国《纽约时报》就引述自家情报渠道泼了盆冷水,美国官员估算的实际死亡人数接近7万,几乎是泽连斯基说的两倍。 《华盛顿邮报》更狠,直接引用一位不愿具名的乌克兰议员的话,点破泽连斯基“刻意压低数字就为稳住国内快崩盘的士气”。 说白了,西方媒体当时嘴上没明说,心里早犯嘀咕,这总统报数怎么跟挤牙膏似的,还专挑小的挤? 等到了2025年,法国《世界报》也加入了“打假小队”,它在7月一篇深度报道里没直接甩数据,而是换了种更形象的质疑方式。 他们指着乌克兰各地正在疯狂扩建的军人公墓发问:如果真如官方说的损失轻微,为啥基辅、利沃夫等地的新墓地一片接一片地建,规模大得吓人? 这个问题简直像记闷棍,敲得乌克兰政府哑口无言。这种不从报表入刀、转从土地找证据的写法,既刁钻又让人没法反驳,透出西方媒体追问的姿态越来越硬。 西方媒体突然集体较真,背后远不止新闻求真那么简单,里头缠着一团政治线头。 对泽连斯基来说,伤亡数字早不是军事机密,而成了外交筹码,报少了,怕西方觉得乌克兰“还能扛”,军援给得不积极,报多了,又怕盟友丧失信心,觉得这仗投钱等于打水漂。 可国内这头,民众早不是给个漂亮数字就能糊弄的了,战场上的惨烈,普通人从街头征兵点的粗暴拉壮丁、为躲兵役玩命逃出国的新闻里就能嗅到。 西方媒体此刻调转枪口,和全球政治气候的嬗变也脱不了干系,眼看冲突拖成持久战,欧美民众的“乌克兰疲劳症”越来越明显,媒体需要新故事来维持关注度。 法国总统马克龙召集20国开援乌大会秀团结,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却跳出来狠批西方“无底洞式援助”,说明西方阵营内部裂痕正在扩大。 这时候媒体揪住泽连斯基的“数据疑云”,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给本国政策调整铺台阶,盟友不够“透明”,援助是不是该更“谨慎”些? 回头琢磨,这场围绕数字的信任崩塌早埋了伏笔,2024年底特朗普放话乌军损失40万,泽连斯基急忙上网“更正”说亡者4.3万。 这和他2月说的3.1万才隔几个月,怎么又涨了1.2万?这种自打嘴巴的波动,比对手的质疑更伤信誉。 整出“数字罗生门”走到今天,早已超越单纯的事实争议,成了冲突中信任流失的缩影。 西方媒体从护到疑的转向,表面追的是统计真相,深处却藏着地缘政治耐性的消退与战争叙事的老化。 而对泽连斯基政权而言,当国内外都举起放大镜检视每句话的真伪时,真正的危机或许才刚拉开幕布,比战场失利更可怕的,是没人再相信你说的话了。 参考资料:环球网,2024-09-23,《美媒披露乌军伤亡已近50万,泽连斯基驳斥:假新闻》
一夜之间,风向大变!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多家西方媒体都开始指责泽连斯基撒谎。 原先
孙明峻说
2025-07-22 14:12: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