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日本人将一种毒草带到了中国,并且大面积种植,泛滥过后差点使的我国农作物绝收,有关部门投入2亿多的经费,也拿它丝毫没有办法,然而万万想不到,如此难缠的植物,最终却被一种小虫子成功消灭! 九十年前侵华日军在中国撒下了一种特殊“战争遗产”,不起眼的水花生。 这种原产南美洲的植物被当作军马饲料引入,却在此后数十年间化身生态杀手,吞噬鱼塘、绞杀农田、窒息河道,让各地政府耗资两亿多元也束手无策。 谁也想不到,最终化解这场生态危机的,竟是米粒大小的南美叶甲虫,这段从生态灾难到科学胜利的曲折历程,藏着人与自然较量的深刻启示。 水花生的入侵剧本始于日军后勤困境,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战线拉长,日军战马饲料严重短缺。 他们从与美洲贸易中获得的水花生成了救命稻草,这种草繁殖力很强,随便折段茎秆扔水里,几天就能铺满池塘,根茎被剁成八段照样活蹦乱跳,三个月能霸占半个篮球场的水面。 日军在沿海省份大规模种植后,水花生确实喂饱了战马,甚至阴差阳错成为战后饥荒年代百姓的充饥食粮。 然而如此强的繁殖能力,在失去人类后,它彻底“暴走”,分泌化学物质压制其他植物生长,密不透风的枝叶遮挡阳光,水体缺氧直接导致鱼虾团灭,更糟的是根系疯长加速沼泽化,随时可能诱发洪灾。 2007年湖北省咬牙砸下两亿元剿草大作战,结果却让人沮丧,不管如何消灭它们,总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再次卷土重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水花生泛滥的办法就藏在物种起源地,2010年中科院团队在南美考察时目睹神奇一幕,这里的水花生叶片千疮百孔,茎秆像被微型电钻蛀空。 罪魁祸首是体长仅三毫米的叶甲虫,幼虫钻茎吸血,成虫啃叶如碎纸机,本土水花生在虫群攻势下根本抬不起头。 但引进天敌如同走钢丝——澳洲为灭野兔引入狐狸,结果狐狸吃光本土小动物的惨剧历历在目。 科学家把叶甲虫关进“刑侦实验室”:水稻、菱角、芦苇挨个喂,虫子扭头就走,专一性测试过关,湖北三个湖区迎来首批1020只“虫兵”。 奇迹在三十天后上演,试验区水花生覆盖率从35%暴跌至0.5%,虫群扫荡处只剩破渔网般的残茎。 庆功宴还没摆,新难题已冻在2012年寒冬,零下五摄氏度的天气直接冻死八成叶甲虫,开春水花生卷土重来。 武汉农科所急中生智,建起128平方米“虫虫越冬宿舍”:铺稻草调温湿,像伺候月子般精心呵护,存活率飙升至60%。 这场“虫草拉锯战”持续三年,2015年洪湖640公顷水域终见天光,鱼虾重新在清澈水里蹦跶。 这场跨越九十年的生态攻防战,映照出人类认知的螺旋上升,从战时饥不择食引入物种,到盲目追求产量忽视生态,最终学会借自然之力修复伤疤。 参考资料:湖北日报,2023-03-14,《洪湖螺山:持续发力 打赢水葫芦水花生歼灭战》
90年前,日本人将一种毒草带到了中国,并且大面积种植,泛滥过后差点使的我国农作物
孙明峻说
2025-07-22 12:02: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