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叙利亚放下武器拥抱文明,却仍被以色列不断攻击?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中东地缘博

非常盘点中 2025-07-21 11:30:20

为啥叙利亚放下武器拥抱文明,却仍被以色列不断攻击?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中东地缘博弈的血火逻辑里。 2025 年 7 月,以色列以 “保护德鲁兹人” 为由,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发动多轮空袭,连总统府附近和总参谋部大楼都沦为轰炸目标。 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攻击,实则暴露了以色列对战略安全的病态追求。他们要的不是叙利亚的屈服,而是彻底的军事瘫痪。 以色列的算盘打得很精,伊朗拥有覆盖全境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部队,去年 6 月遭袭后,伊朗直接向以色列发射数百枚导弹,甚至用无人机突破 “铁穹” 防御系统。这种对等报复的能力,让以色列在攻击伊朗时不得不三思。 但叙利亚截然不同。2024 年 12 月的空袭中,以色列摧毁了叙利亚 70% 的战略军事资产,包括全部防空基地、90% 的雷达系统和 80% 的导弹库存。 曾经号称 “中东防空密度最高” 的叙利亚,如今连最基本的制空权都丧失殆尽。当以色列战机可以毫无顾忌地穿越叙利亚领空时,这个国家自然成了最安全的打击目标。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执念。这块被以色列非法占领的 “中东水塔”,不仅掌控着约旦河水源,更是俯瞰叙利亚平原的战略制高点。 2025 年 1 月,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明确表示,将无限期维持在戈兰高地赫尔蒙山的驻军,理由是 “确保北部居民安全”。 为了巩固这种控制,以色列借叙利亚南部德鲁兹人与贝都因部落的冲突,强行介入并要求苏韦达等三省 “彻底非军事化”。 这种以 “保护少数族群” 为幌子的扩张,本质上是 1967 年第三次中东战争逻辑的延续,用军事优势改写。 朱拉尼的投降主义,恰恰掉进了以色列的陷阱。这位叙利亚反政府武装领导人,去年 12 月占领大马士革后,不仅承诺解除所有派别武装,甚至传出要将戈兰高地主权让渡给以色列的消息。 他以为放弃抵抗就能换取和平,却没料到以色列的胃口远超领土妥协。 2025 年 7 月,以色列在苏韦达省冲突中,不仅打击叙利亚政权部队,还对大马士革的民用设施发动空袭,造成 34 人受伤。 这种无差别攻击的背后,是以色列对叙利亚虚弱状态的精准判断。当一个国家连防空系统都瘫痪时,任何妥协都只会助长侵略气焰。 国际社会的反应,进一步凸显了叙利亚的困境。尽管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开会,土耳其、伊朗等国强烈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为,但这些声音未能转化为实际约束。 美国虽宣称“严重关切”,却悄然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妄图推动叙以关系正常化,此矛盾立场致使以色列愈加有恃无恐。 中东 11 国联合声明支持叙利亚主权,但以色列却在声明发布次日继续空袭大马士革,用行动证明:在强权逻辑下,道义谴责永远敌不过导弹射程。 叙利亚的悲剧,折射出弱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当以色列用 “自卫权” 包装侵略,当国际社会的干预流于表面,叙利亚的命运早已被写进强权政治的剧本。 朱拉尼若继续沉迷于 “投降换和平” 的幻想,等待叙利亚的,将是比战争更可怕的结局。一个被肢解、被殖民、被彻底剥夺主权的未来。 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冲突告诉我们:在中东,真正的和平从不是靠退让换来的,而是需要足够的力量守护。 当叙利亚的防空系统化为废墟,当戈兰高地的枪声仍在回荡,或许该有人问问以色列:一个永远无法真正征服的敌人,真的是你想要的 “安全” 吗?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