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遭两国突袭制裁,一个是乌克兰,一个则是和我国关系较为亲密的越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情得从今年7月说起,乌克兰和越南几乎是前后脚对中国出手,乌克兰那边,直接点名14家中国企业,说这些公司涉嫌给俄罗斯提供无人机零件,帮了俄罗斯的忙。 越南这边则是对中国热轧卷钢加了最高37%的反倾销关税,还顺手对部分化肥也加了税。 先聊乌克兰这边,俄乌冲突大家都熟,2022年开打到现在,乌克兰一直靠西方撑腰,尤其是美国,武器、钱啥都得靠美国给。 可这两年,美国的援助有点拖拖拉拉,乌克兰前线压力山大,就在这节骨眼上,他们发现战场上俄罗斯用的无人机残骸里有中国造的零件,立马跳起来说中国企业在“助纣为虐”。 可这理由站得住不脚,中国民用无人机零件占全球70%的市场,随便哪个国家都能买到,俄罗斯要搞点零件,找个中间商转手不就行了? 美国自己也有企业零件出现在俄军装备里,占比还不低,乌克兰咋不敢吱声?答案很简单,乌克兰不敢惹美国,但中国这边嘛,捏个“软柿子”正好能向美国表忠心,换点武器弹药啥的。 更有意思的是,乌克兰宣布制裁前几天,刚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和平会谈邀请,这态度摆明了就是要跟西方绑得更紧。 再说说这14家中国企业,其实不少早就被美国拉进黑名单了,乌克兰这波操作,摆明了是给美国递投名状,喊着“老大,我跟您站一队!” 可问题是,乌克兰跟中国的贸易额也就占中国海外市场的3%,这点小打小闹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反过来,中国一怒之下停了乌克兰的玉米和小麦进口,乌克兰粮食出口70%靠中国市场,这下可真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更别提乌克兰还有个大工程——第聂伯河水电站,原本是中国企业承包的,现在中方一撤,项目直接停摆,乌克兰这算盘打得是咋想的? 接下来看越南,这事更让人摸不着头脑。越南跟中国那是“同志加兄弟”,年贸易额超2000亿美元,中国钢材占越南市场的60%,家电、汽车啥的都离不开咱们。 可就在7月初,美越刚签了个贸易协议,美国要求越南对转口的中国商品加税,越南立马对中国钢材下手,关税最高飙到37%,连生效日期都倒签一天,生怕美国看不见这“诚意”。 可这“诚意”背后,越南自己也吃了大亏,他们国内高端钢20%靠进口,制裁中国后只能找日韩买,钢价蹭蹭涨了23%,胡志明市37家工厂直接停工,自行车、电动车成本暴涨,老百姓买个车都得多掏几百块。 结果中国钢企脑子活,直接把货运到柬埔寨再转口越南,关税反而降了15%,越南这制裁等于白忙活,还把自己人坑惨了。 这背后美国的手笔可跑不了,欧洲那边,俄乌冲突让美国把盟友绑得死死的;亚太这边,美国拿关税当大棒,逼着越南选边站。 越南一边想靠美国减免对美贸易的40%惩罚性关税,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结果搞得自己进退两难。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钢企直接跑印尼建厂,越南指望靠钢铁加工赚钱的算盘彻底落空,连带着外资都撤了不少,工业园区空了一半。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乌克兰和越南为啥这么干?说白了,就是小国在大国夹缝里求生存的套路。 乌克兰想靠制裁中国讨好美国,换点军火撑场面;越南则是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既不想得罪美国,又想从中国捞好处。 可这招玩得太短视,乌克兰粮食出口砸手里,越南老百姓生活成本飙升,俩国家都没占到便宜。 反观中国,商务部直接上世贸组织申诉,硬气得很,还顺手推中越跨境铁路,软硬兼施,把主动权攥得死死的。 再往深里挖,这事还跟全球产业链重组有关,现在各国都想少靠别人,乌克兰制裁是想掐俄罗斯的供应链,越南加税是想护着自己的制造业。 可现实是,经济规律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越南钢厂技术不行,填不了中国钢材的空缺;乌克兰没了中国市场,粮食卖给谁去? 美国乐得看热闹,军援拖着不给,关税优惠也给得抠抠搜搜,乌克兰和越南这马屁算是白拍了。 乌克兰前线都快崩了,还有心思搞制裁;越南靠中国赚了那么多,转头就翻脸,典型的过河拆桥。 但是中国可不是好惹的,谁动咱们的利益,都得掂量掂量后果。
多国将派兵,火车直达基辅,普京还剩47天限期,对中国不是好消息。原来美国优先并非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