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昌准备处决一个逃兵,写手令时“毙”字不会写,就想改成打200军棍,可棍字也不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21 08:48:33

张宗昌准备处决一个逃兵,写手令时“毙”字不会写,就想改成打200军棍,可棍字也不知道怎么写,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底细,便说道:“要不还是发慈悲,把你放了吧。”逃兵高兴极了,因张宗昌是文盲,自己终于捡回一条命。 主要信源:(知网——“狗肉将军”张宗昌的趣事;搜狐网——《民国军阀、混世魔王张宗昌在山东的荒唐事》;《军阀轶闻》) 民国年间山东地界上,有个大字不识的督办叫张宗昌。 这人从小在关外黑土地上讨生活,扛过大包当过胡子,混过青帮跑过码头。 凭着一身横肉和胆子,趁着军阀混战的乱局拉起队伍,竟当上山东最高长官,连他自己都觉得稀罕。 张宗昌有个外号叫"狗肉将军",倒不是说他爱吃狗肉,是说这人做事像疯狗似的没章法。 当年山东乡下孩子哭闹,大人只要说句"张督办来了",保准吓得不敢吱声。 有回他在济南城里溜达,看见个小贩当街赌骰子,上去就把人劈了,回头跟副官说:"省得这帮刁民学着赌钱败家!" 可他自己成天在督军府推牌九,赢得大洋堆得跟小山似的。 这草莽都督闹过不少笑话。 有次批公文要枪毙逃兵,"毙"字不会写急得挠头。 秘书比划半天也没教会,气得他摔了狼毫笔:"改打二百军棍!" 哪知"棍"字也不会写,最后为了自己的面子,装作慈悲放了逃兵。 更绝的是这位文盲老爷偏偏爱充斯文。 酒桌上喝高兴了,非要学秀才吟诗作对。 什么"大明湖里蛤蟆叫,听得老爷睡不香","忽见天上一火镰,疑是玉皇要抽烟"。 他那帮幕僚当场捧场叫好,背过身就传遍了济南城。 前清遗老在茶馆摇头:"光绪年间的县太爷都要考过秀才,眼下倒好,公鸡也能充凤凰了。" 别看张督办肚里墨水少,刮地皮的本事却大。 往山东地面才坐稳三年,田赋收到民国五十年。 种地的老农蹲在晒场掰指头:"俺家麦子刚出苗,税警就来收二茬。" 有次在青岛码头查货,看见洋行罐头贴着"made in USA",他问师爷:"梅林洋行凭啥把'没钉马'的次货卖咱山东人?" 敢情连英文字母都当成了中国字。 济南府的老人至今记得1925年那场大祸。 张大帅为筹军饷,当街支起铁锅熔铜钱。 祖传的铜香炉、洗脸盆、门环铜锁统统上缴。 有个寡妇把铜钱缝在裤腰里,愣是被税警当街扒了裤子。 府学街上那些书院珍藏的青铜器,第二天全成了大炮壳。 城里老学究捶胸顿足:"夏商周的宝贝,都毁在这武夫手里了!" 要说这人全是坏处也不尽然。 有回逃兵抓进大牢等着枪毙,他心血来潮去瞧新鲜。 见那后生吓得尿裤子,不知怎的想到自己当年躲官兵钻草垛的模样,转身对卫兵摆手:"裤裆湿成这样的怂包能干成啥事?轰出去得了!" 那兵娃子后来跑去当了教书匠,这事倒成了张大帅罕见的善政。 待到这土皇帝垮台那年,整个济南城放鞭炮庆祝。 往日的马弁揣着金条逃去东洋,在日本银座闹了大笑话。 洋人给他支票结账,他非要收叮当响的现大洋。 银楼经理解释兑付规则,这位前督军拍桌子:"纸片子凭啥换现银?俺当初印粮票还能换白馍呢!"惹得洋经理直喊巡捕。 等张宗昌悄悄坐船回到天津老家才明白,如今山东早变天了。 那天在济南火车站月台,仇家派的枪手混在人堆里喊"大帅看看军饷账目",他伸脖子张望的工夫,勃朗宁手枪的子弹就从太阳穴钻进去了。 老百姓议论着:"死到临头还惦记着银子,真真应了人为财死的老话。" 那会儿报纸上登着北平教授的评论:"乱世草头王,盛世看门狗。" 山东乡下老汉蹲在田埂上说得更实在:"老张家小子要不是吃枪子儿,怕是要祸害三代人哟。"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 阅读:132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