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6年,张献忠离开四川前,把老婆孩子全杀了,部将孙可望不解,张献忠解释道:“我也是名震天下的大英雄,怎么能留下小孩子,让他们成为敌人的俘虏呢?那不是丢我的脸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一年的四川,早就成了人间炼狱。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已经三年,可日子一天比一天难。
北边清军翻过秦岭杀过来,东边南明的军队也步步紧逼,手下的兵逃的逃、降的降,城里的粮食快吃完了,连井水都带着股血腥味。
他知道守不住了,决定放弃成都,带着残部往陕西方向突围,可走之前,却对自家人下了狠手。
那会儿张献忠的妻儿就住在蜀王府后院,小儿子才刚会走路,抱着他的腿喊“爹爹”时,他还笑着摸过孩子的头。
可突围的命令下了之后,他让人把老婆孩子都叫到跟前,脸上一点笑意都没有。
老婆抱着孩子吓得发抖,问他是不是要带她们一起走,他没说话,拔出腰间的刀就劈了下去。
血溅在蜀王府的金砖上,孙可望冲进来时,只看到地上倒着的亲人,还有张献忠擦刀时冰冷的脸。
孙可望跟着张献忠打了十几年仗,从陕西打到四川,见过他杀贪官、杀地主,也见过他屠城,可从没见过他对自家人动手。“大王!”孙可望扑通跪下,膝盖砸在地上邦邦响,“孩子们不懂事,带不走可以送乡下藏起来啊,
何必……”张献忠一脚把他踹开,眼里全是红血丝:“藏?
清军抓不到我,还抓不到几个娃娃?
到时候绑在阵前当人质,喊我投降,我张献忠的脸往哪儿搁?”
他说这话时,手里的刀还在滴血。
当年在延安老家,他也是个穷书生,后来活不下去才跟着李自成起义,一路拼杀成了“大西王”,最看重的就是“英雄”这两个字。
在他眼里,英雄可以战死,可以兵败,但不能有软肋被人拿捏。
老婆孩子就是软肋,留着就是给敌人送把柄,与其让他们将来受辱,不如自己动手“了断”,这样才算“有骨气”。
可他忘了,那些孩子还没见过外面的世界,老婆也曾陪他在刀光剑影里熬过无数个夜晚。
蜀王府的老太监偷偷说,前几天夫人还在给小儿子做棉鞋,说冬天快到了,路上冷。
这些温情在张献忠的“英雄面子”面前,全都成了可以舍弃的东西。
那会儿的乱世,人命贱如草芥。
李自成杀过降兵,清军屠过扬州,可像张献忠这样亲手杀尽妻儿的,实在少见。
他总说自己是为了“不丢面子”,可这面子是用亲人的血换来的,算什么英雄?
孙可望看着地上渐渐冰冷的尸体,心里第一次对这个追随多年的大王生出了寒意。后来他投降清军,或许从这一刻就埋下了伏笔。
离开成都那天,张献忠骑着马走在最前面,身后是残破的队伍和漫天黄沙。
他或许觉得自己保住了“英雄气节”,却不知道千百年后,人们说起他,除了“杀人如麻”,还记得这场用亲情换面子的残酷。
乱世里的权力游戏,最可怜的从来都是那些无辜的家人,他们成了掌权者证明“强硬”的牺牲品,连一声辩解都来不及说。
执着
这就是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