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澳大利亚铁矿一直拿捏中国,后来我们是怎么破的局?其实根本没有破局,只是换了个方式让澳大利亚老实而已。 那会儿中国钢铁产业正猛涨,建房子、造大桥都离不开铁,自家铁矿不够用,就得大量从国外买。澳大利亚瞅准了这一点,手里握着优质铁矿,价格说涨就涨,有时候一年能翻好几番。 中国钢铁厂那会儿愁坏了,不买吧,厂子得停;买吧,利润全被铁矿成本吞了,简直是被按着头交钱。 澳大利亚还特得意,觉得中国离了它的铁矿玩不转。媒体天天吹,说自家铁矿是“工业黄金”,拿捏中国经济的命门。他们甚至跟其他卖家串气,一起抬价,就等着中国乖乖掏钱。 中国当然不能一直被这么卡脖子,那会儿巴西淡水河谷瞅准机会了。他们手里也有不少铁矿,以前名气没澳大利亚的大。中国企业主动找上门,签长期合同,给预付款帮他们建港口、修铁路。 巴西那边乐坏了,赶紧扩产能,把铁矿一股脑往中国运。没多久,巴西铁矿在中国的进口量里占比越来越高,跟澳大利亚分庭抗礼。 紧接着,非洲的铁矿也冒了出来。塞拉利昂、利比里亚这些国家,以前没怎么大规模开采铁矿。中国企业带着设备和技术过去,帮他们建矿山、铺运输线。非洲铁矿虽然品位没澳大利亚的高,但胜在价格实在,运到中国的成本算下来,比买澳大利亚高价矿划算多了。 国内这边也没闲着。地质队往深山老林里钻,新疆、内蒙古、四川都探出了不少铁矿。虽然开采难度大、成本高,但能挖一点是一点,至少不用全指望进口。钢铁厂也搞技术升级,把低品位铁矿也能炼出好钢,对高品位澳矿的依赖慢慢降了点。 更绝的是建了铁矿石期货市场。以前价格全看澳大利亚和国际巨头说了算,中国只能被动接受。有了期货市场,中国企业能在里面对冲风险,还能通过交易量影响定价。 澳大利亚再想随便抬价,就得掂量掂量了。价格太高,中国企业可以买期货套保,还能转买巴西、非洲的矿,他们的铁矿可能就砸手里了。 澳大利亚慢慢发现,以前那套不好使了。中国进口的澳矿占比从最高时的八成,降到了六成多。每次想涨价,中国这边要么转头买巴西矿,要么期货市场一波动,他们的报价就得乖乖往下调。 说到底,不是中国完全不用澳矿了,毕竟人家的矿确实有优势。但通过找替代、扩自产、争定价权,中国把澳大利亚的嚣张气焰压下去了。 现在澳大利亚再谈铁矿价格,客气多了,不敢像以前那样随意拿捏。
🌛为啥中国死磕钢铁产业,哪怕日子紧巴巴也不松口?这么说吧,2025年北约算
【41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