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杨旭恒在洪水中连续救出51人,之后因体力不支被巨浪冲走,失联长达10多个小时,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强大的求生信念,他在垂死挣扎之中,又伸手救助6名受困群众,这位警察是真英雄!在此献上致敬!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每当天灾来临,总有些故事让人既绝望又看到希望。 2021年夏天,河南那场破了历史记录的特大暴雨,把郑州变成了汪洋,洪水漫灌,城市停摆,无数人被困在其中。 而就在一片混乱和呼救声中,一个叫杨旭恒的民警,做了个不太“划算”的选择...... 杨旭恒是1989年生人,在警队里却已是屡破大案的“老资格”,这种时候,他完全可以留在后方指挥调度。 可他偏不,主动申请要去最危险的一线,他跳上水陆两栖救援车,一头扎进了洪流里,他穿着救生衣,有时甚至来不及系安全绳,一次次跳进急流,把人从危险中拖出来。 起初,他在一座快被淹没的桥上救人,一个骑着电动车的女人带着孩子,眼看就要被冲走,他和同事硬是把母子俩拽了回来。 就这样一路救下去,他亲手拉回了五十多条人命,连续的高强度作业,他的体力也快到了极限。 谁知,就在他准备再次下水时,一个巨浪打来,瞬间就把他吞没了,人和车,都消失在浑浊的洪水里,就连同行的战友和刚获救的群众都以为,他这次是回不来了。 可十多个小时后,杨旭恒竟然自己走回来了,他不仅活了下来,还在自救的路上,先是拉起了一同被冲走的六旬村干部,接着又从一栋被困的楼里救出了另外五个人。 所以当他浑身泥水、精疲力尽地出现在战友面前时,所有人都沸腾了。 而这件事之后,他被称为“没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后来他又被递补为河南省委委员。 这事一出,网上几乎全是叫好声,大家觉得,这样的干部信得过,把事情交给他,老百姓放心,这大概就是对“好人有好报”最朴素也最有力的解释。 杨旭恒的故事,是那种瞬间爆发的、搏命式的英雄主义,而在两年后,另一场洪水则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英雄。 2023年,京津冀地区暴雨成灾,而这次的主角,是中国安能的工程师张陶陶,他个子不高,嗓门却特别亮,当过兵,身上有股军人的利落劲。 同事们都开玩笑说,去一线救援可以不带工具,但不能不带张陶陶,他就是个“行走的经验库”。 接到命令,张陶陶带着队伍赶到北京房山,他没时间感慨,立刻组织队伍勘察、构筑堤坝。 连着干了两天两夜,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接到新命令,紧急驰援河北白沟河,那里的一处堤坝快要决口。 到了现场,他看了一眼那个被洪水掏空的断面,心里就是一沉,他迅速画出抢修图,制定方案,指挥作业。 那段时间,他每天最多睡三个小时,可一出现在现场,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精神头十足,他的这股劲,也稳住了整个队伍的士气。 之后,他又被抽调到廊坊,六十多公里的堤坝,他带着技术员一寸一寸地排查,找出好几处隐患,又迅速拿出方案解决。 在廊坊,他遇到了最棘手的问题:一处溃口宽达80米,看着那个巨大的缺口,一向不抽烟的张陶陶,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一根接一根地抽。 后来的他和团队不眠不休干了三天三夜,眼看就要合龙,结果洪水一涨,刚堵上的口子又被冲开了。 他急得直跺脚,但脑子没乱,立刻调整方案,和指挥部沟通后换了套全新的打法,最终硬是把那个80米的缺口给堵上了。 如果说杨旭恒是靠着血肉之躯和惊人的意志在洪水中短兵相接,那张陶陶就是用专业、经验和同样强大的意志力,与天灾打了一场持久战。 一个是“武将”,一个是“技官”,一个是在危急关头舍身救人,一个是用智慧和坚守筑起防线。 他们都是普通人,有家庭,也想过安稳日子,可是在灾难面前,职责和善良让他们做出了超越常人的选择。 杨旭恒的晋升,之所以让人心服口服,正是因为它回应了一种最朴素的民间期待:德才兼备、危难时能豁出去的人,就该被重用。 说到底,这世上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超级英雄,不过是一个个普通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用自己的专业、勇气和良心,选择不退而已,正是这些选择,构成了我们社会最坚韧的底色。 【信源】澎湃新闻《民警救下51人后被洪水冲走……结局让人惊叹:“这就是超级英雄!”》2021-08-27
2021年,杨旭恒在洪水中连续救出51人,之后因体力不支被巨浪冲走,失联长达10
虎皮芳草潭
2025-07-16 16:40:31
0
阅读:181
呀呼嘿
我们应该信任谁?某些大V和公知吗?还是很多户籍在国外的明猩?第三赛季马上开始了,多屯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