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哪都不行,就一点好,发工资准时。
公司有小十号人,刚开始是老板娘发工资,约定
老板哪都不行,就一点好,发工资准时。
公司有小十号人,刚开始是老板娘发工资,约定一号发,慢慢的变成了五号,六七八九号,完全看她心情。有次拖到十五号,前台小妹抱着哭腔给家里打电话,说“妈,药钱我下周一定寄”,老板在办公室听见了,当天下午就把工资发了,还多给小妹塞了两百块,说“给阿姨买点水果”。
老板这人,脾气暴,开会时能把方案摔在你脸上,说“这做的什么玩意儿”;记性差,答应给客户的样品能忘在仓库,害得我们连夜打车送过去;还抠门,夏天办公室的空调只敢开到28度,说“省点电费给你们发奖金”,结果奖金从没见过影子。但他发工资的日子,比闹钟还准,雷打不动的十五号,遇着周末还会提前,说“不能耽误大家交房租”。
我刚入职那年,父亲住院,急需手术费。我硬着头皮跟老板预支工资,他正对着电脑骂设计“没脑子”,听完我的话,沉默了五分钟,从抽屉里拿出张卡,说“这里面有五万,先拿去用,工资我照常发,不够再跟我说”。后来才知道,那是他准备给儿子交学费的钱,他自己跑去跟亲戚借,说“员工家里有难处,我不能不管”。
公司有个老员工,姓王,跟着老板干了十年。他总说“老板这人,除了发工资准时,没别的优点”,却在老板资金链断裂时,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说“我知道他不是赖账的人”。那段时间,公司差点倒闭,员工走了一半,剩下的人没日没夜地干活,说“老板对咱不赖,咱不能在这时候撤”。最后硬是熬了过来,老板在庆功宴上喝多了,抱着老王哭,说“我对不住你们”,老王拍着他的背,说“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其实老板的准时,藏着他的软肋。他常说“我年轻时被欠过工资,知道那种滋味”。那时候他在工地搬砖,包工头卷着钱跑了,他揣着仅剩的十块钱,在火车站睡了三天,靠捡别人剩下的馒头活下来。“人活一辈子,啥都能欠,就是不能欠工钱,”他跟我们说,“那是人家用血汗换来的,是脸面,是底气。”
有次供应商催款,说再不交钱就断货。老板把自己的车卖了,钱先给我们发了工资,说“货可以晚几天,工资不能晚”。我们看着他骑着辆二手自行车来上班,车把上挂着个布包,里面是他儿子的饭盒,说“以后中午回家吃饭,省点钱”,没人笑他寒酸,只觉得那辆自行车,比任何豪车都体面。
现在公司慢慢走上正轨,老板还是老样子:会骂人,会忘事,会抠门,但发工资的日子依旧准时。前台小妹成了部门主管,说“当年要不是老板那两百块,我妈可能就耽误治疗了”;老王的房子赎了回来,说“跟着他,心里踏实”;我父亲的病好了,每次打电话都让我“好好干活,别对不起老板”。
上个月公司聚餐,老板喝多了,说起当年被欠工资的事,眼睛红红的:“那时候我就想,将来我要是当了老板,一定准时发工资,让我的员工不用为钱发愁,能挺直腰杆干活。”我们没人说话,默默给他倒了杯酒,碰在一起的声音,像在说“我们都懂”。
其实判断一个人好不好,不用看他说了什么,看他做了什么。老板或许不是个完美的管理者,却用最朴素的方式,守住了最基本的底线——他知道准时发的不只是工资,是信任,是尊重,是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的付出被看见,被珍惜。
现在我换了工作,薪水比以前高,却总想起那个准时发工资的老板。想起他骑着二手自行车的背影,想起他把儿子的学费借给我,想起他说“不能欠工钱”时眼里的认真。忽然明白,这世上的善良,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是在别人需要时,守住自己的承诺;是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自己的经历,温暖别人的路。
前几天路过老公司,看见门口的招聘启事,上面写着“每月十五号准时发工资”,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有力量。我知道,会有像当年的我一样的人,被这句话打动,走进那个有点吵、有点乱,却让人心里踏实的地方,因为他们知道,在这里,付出就有回报,努力就有底气,而这,或许就是一个老板能给员工最好的礼物。
A1
AI太恶心了。按时发工资是法律严格要求的。开不了公司就倒闭,带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