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老山战场上,23岁的杨启良歼敌18人,转业后却遭地方恶霸刁难,他大怒

万物知识局 2025-07-14 13:08:29

1985年,老山战场上,23岁的杨启良歼敌18人,转业后却遭地方恶霸刁难,他大怒:“越战中的打打杀杀我见多了,你确定要和我动手?”

1985 年 3 月 9 日深夜,老山前线,杨启良缩在猫耳洞里。突然,一块弹片擦过他的钢盔。

这时候,越军的迫击炮正在头顶落下。杨启良压根想不到,再过几个小时,他就要干出件让敌人害怕的大事 —— 一个人守着阵地 4 小时,打死 18 个敌人,用身子骨筑起一道打不垮的防线。

更没料到,二十多年后,这段经历会成了他吓唬地方恶霸的 “硬底气”。

杨启良 1962 年生于台州黄岩农家,1981 年高中毕业参军。

新兵连时,他便展现出过人军事天赋,400 米障碍赛创全师纪录,闭着眼能拆装 56 式冲锋枪。1984 年,已是班长的他随部队开赴老山前线,带领全班在猫耳洞里坚守一年。

1985 年 3 月 8 日,杨启良奉命攻占 166 高地西侧无名高地。当晚,他率 12 名敢死队员摸黑冲锋,面对越军密布的地雷,他们用身体趟出通路。

激战中,越军重机枪封锁前进道路,杨启良抱炸药包滚入敌阵,炸毁重机枪阵地。增援部队赶到时,敢死队仅余 4 人,他左大腿被弹片打穿,仍咬牙坚守。

3 月 9 日 ,越军调了一个加强排的人来偷袭无名高地。杨启良一眼就看出了敌人的小动作,赶紧指挥三个战友扔手榴弹,把敌人第一轮进攻打退了。

仗打了没多久,战友们陆续受伤,阵地上就剩他一个人了。越军见就他一个,觉得有机可乘,就以班为单位,一波接一波地往上冲。

“敌人离我就 30 米远!” 杨启良对着步话机大喊。这时候子弹已经打光了,他就捡起石头朝敌人砸。

手榴弹也扔完了,他把枪管拆下来当棒子用。一颗迫击炮弹在他旁边炸开,弹片扎进了左腿。

他扯下军装布条随便缠了缠,接着用牙咬开手雷的保险栓,继续跟敌人打。支援的炮兵怕伤到他,有点犹豫要不要开炮。

杨启良扯着嗓子喊出那句后来写进军史的话:“向我开炮!”

炮火 “轰隆隆” 响着,杨启良拖着断腿在地上爬,一边爬一边开枪。枪管打得发烫发红,他就往雨水里一浸降温,接着打。

天快亮的时候,仗终于停了。杨启良身边横七竖八躺着 18 个越军的尸体,他自己也因为流血太多,晕在了血泊里。

后来统计,这 4 个小时里,他打了 1200 多发子弹,扔了 37 枚手榴弹,创下了单兵作战的奇迹。

1996 年转业后,杨启良拒绝了清闲岗位,选择到台州市工商局工作。在消协任秘书长期间,他一年处理 400 多起投诉,为消费者挽回 70 多万元损失。因战场旧疾,他常随身带装着止痛片的军用水壶,时刻铭记当年岁月。

2013 年夏天,杨启良在超市检查的时候,碰上了个麻烦事。一个壮汉拎着包面粉在柜台前闹,说面粉里有虫子,吃坏了肚子,非要超市赔 5000 块钱。

杨启良一看,面粉袋子封得好好的,没拆开过的痕迹。他就问壮汉啥时候买的、花了多少钱。

壮汉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净说些不着边的话。杨启良一看就明白了,提高声音说:“你这是想讹人吧?当年在老山,敌人的炮弹都没把我炸垮,你这点小伎俩能吓着谁?”

那壮汉一听就急了,挥着拳头就朝杨启良打过来。杨启良不光没躲,还往前一步,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冷冷地说:“我这条腿就是在战场上被炸断的,你想试试我的拳头硬不硬?”

壮汉立马就软了,瘫在地上一个劲求饶。

后来调监控一看,这人是当地出了名的 “碰瓷专业户”,专门伪造证据敲商家的钱。

“转业了也不能忘了本分,退伍了军人的性子不能丢。” 这是杨启良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办公室里,一直挂着那面沾着血的军旗,旁边放着浙江省政府发的 “人民功臣” 匾额。

2017 年建军节,市里领导来慰问他,他拿出藏了多年的军功章说:“这些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是那些留在老山没回来的战友们的。”

杨启良的故事在台州到处都有人说,大伙都叫他 “活着的王成”。他的事还被刻成了留青竹刻《你是谁》,成了教大家爱国的好教材。

有一次在学校做讲座,有学生问他:“和平年代还需要英雄吗?”

杨启良指着自己身上的伤疤说:“英雄不是天生的,是有责任、敢担当练出来的。”

2023 年,老山战役纪念馆要收文物,杨启良二话不说就把那顶带着弹痕的钢盔捐了。

捐赠那天,他认真地说:“希望年轻人记住,不是日子本来就这么安稳,是有人替咱们扛着事呢。”

现在,六十多岁的杨启良还在台州的街头巷尾忙活着。他不穿军装了,手里也没枪了,但腰杆一直挺得笔直,守着心里的那道正义线。

0 阅读:741

评论列表

用户86xxx82

用户86xxx82

1
2025-07-14 16:20

还是全国代表吧!

风之笛

风之笛

1
2025-07-14 16:22

向英雄致敬!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