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让钓鱼佬看到!”重庆暴雨后,一村民竟捡到一条长2.5米、重280斤大鱼,专家却说:不建议食用,可能携带病菌!网友:重庆属于长江中上游,有很大概率是中华鲟。 信息来源:百姓关注 7月8日重庆下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暴雨。雨水哗啦啦地下了一整天,把整个山城都浇了个透。 雨停后家住江边的老李头想着去河边看看水势,顺便捡点被雨水冲上来的柴火。可谁曾想,这一去竟然捡到了个"大家伙"! 老李头扛着竹竿,穿着雨靴,慢悠悠地往河边走。远远地他就看见河滩上有个黑乎乎的东西在泥水里扑腾。"该不会是头猪被冲下来了吧?"老李头心里嘀咕着,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等走近一看,好家伙!这哪是什么猪啊,分明是条大鱼!老李头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大的鱼。那鱼躺在泥滩里,尾巴还在有气无力地拍打着,溅得泥水四溅。 "我的乖乖,这鱼怕是成精了吧!"老李头激动得直搓手。他试着用手去抱,结果那鱼一个甩尾,差点把他拍倒在泥里。老李头这才发现,自己一个人根本搞不定这个"大家伙"。 他赶紧掏出手机,给村里的老伙计们打电话:"快来河边!我捡到条大鱼,比我家门板还长!"不一会儿,七八个村民扛着扁担、拿着麻绳,呼啦啦地都跑来了。 大伙儿围着这条大鱼,啧啧称奇。有人拿来卷尺一量,好家伙足足有两米半长!再一称重,280斤!这可比村里最壮的汉子还要重。鱼身上长着一排排骨板,嘴巴尖尖的朝下,一看就不是普通的鱼。 "这该不会是传说中的中华鲟吧?"有人小声嘀咕。 "别瞎说!"老李头赶紧摆手,"中华鲟可是国宝,要真是那玩意儿,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最后还是见多识广的村支书认出来了:"这是俄罗斯鲟,咱们附近养殖场养的。估计是被暴雨冲出来的。" 既然不是保护动物,大伙儿的胆子就大了起来。几个人七手八脚地用麻绳把鱼捆起来,又找来根粗木棍,像抬猪似的把鱼往村里抬。 那鱼一路上还不老实,尾巴甩来甩去,溅得抬鱼的人满身是泥。 等把鱼抬到村委会门口,半个村子的人都跑来看热闹。有调皮的孩子想爬到鱼背上去,被大人赶紧拽了下来。有人拿来秤一称,280斤的数字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鱼得吃多少天啊?"有人已经开始盘算了。 "吃?你舍得吃吗?"村支书瞪着眼睛说,"这种鲟鱼在养殖场都是当种鱼的,一条值好几万呢!" 这话一出,现场顿时炸开了锅。老李头更是傻眼了,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有人提议赶紧联系养殖场,万一是人家跑出来的种鱼,那可不能随便处理。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鱼突然一个打挺,差点把按着它的人掀翻。这下可把大伙儿吓坏了,赶紧又找来几根绳子,把鱼捆了个结结实实。 经过核实这条鱼确实是附近一家鲟鱼养殖场跑出来的种鱼。场主闻讯赶来,看到鱼还活着,激动得直抹眼泪。他说这条鱼是他们场的宝贝,要是丢了损失可就大了。 为了感谢村民,场主当场拿出一沓钱要酬谢老李头。老李头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捡到东西要还,这是做人的本分。"最后在村支书的劝说下,老李头才勉强收下了两千块钱的"辛苦费"。 这事儿很快就在十里八乡传开了。老李头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名人,走到哪儿都有人问他捡鱼的经过。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我活了六十多年,还是头一回捡到这么值钱的'破烂'!" 最逗的是,从那以后每次下大雨,村里总有一帮人往河边跑,都盼着能再捡条大鱼。可惜啊这样的好事儿,怕是再难遇到第二回喽!
欺人太甚!柴桑大姐揭露对方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大姐放了一段杜的音频,他说他有很多心
【11评论】【2点赞】
LS
专家不吃,我吃!
奋斗
专家表示不能吃,还建议拿给他们处理[捂脸哭]
聿筆
哪条鱼不带细菌?又不生吃!专家真是脑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