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与非洲五国领导人会晤时,为啥要求他们压缩发言时间?其实,这种反礼仪表演,就是想用粗鲁重构“诚实”,迎合民粹主义,强化其“政治素人”人设。 哪怕是2024年遇刺,他都能逮住转瞬即逝的机会,高举右拳,连续三次高喊“战斗!战斗!战斗!”将危机事件转化为个人英雄主义表演舞台。受伤之后,他仍坚持缠绷带出席共和党大会,频繁挥拳,高调展示其伤口。 此后,特朗普团队将“战斗”口号纳入竞选核心叙事,并在共和党大会上进一步渲染“英雄归来”主题,将其塑造成“上帝选中之人”,以此来提升民调支持率。 在关税贸易战中,通过政策反复吸引舆论焦点,形成“危机-解决者”表演循环,并将政策成果个人化。把国际关系简化为个人表演道具,缺乏稳定价值观,极其人热衷于即兴表演。 这次与非洲五国领导人会晤,在特朗普看来就是一个强化自身人设的好机会。所以,他压根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只在乎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展示美国和其自身的强大与强硬。 他明确表示美国对非政策路径正在“从援助转为贸易”,强调非洲的矿产、石油资源和经济潜力,声称五国拥有“宝贵领土与巨大矿产潜力”,暗示以贸易换取资源准入。 毛里塔尼亚总统发言接近尾声时,特朗普显得极不耐烦,不断摇头,并直接用手势暗示对方加快速度。最后干脆以“日程安排”为由,粗暴打断毛里塔尼亚总统发言。 “我们可能不得不加快进度,毕竟有日程安排。如果您能简单自我介绍,并说出自己的国名,那就太好了,谢谢!”特朗普对几内亚比绍总统表示,导致后者只讲了1分钟,其他几位总统发言也都未超过5分钟。 其本质是将外交对话异化为流水线生产:非洲领导人的陈述价值被简化为“信息输入”,而特朗普5分钟的开场白却未受任何约束,赤裸裸的单向度时间分配。 此外,特朗普还大加赞赏利比里亚总统“英语流利”,问对方英语是在哪学的,一副居高临下的造型。通过矮化他国母语,以英语中心主义否定多元语言价值,好像会说英语是件非常牛逼的事情。 这说明特朗普压根就不了解利比里亚,该国是19世纪,由美国黑奴后代建立,宪法仿照美国,城市制度和文化深受美国影响,首都蒙罗维亚就得名于美总统门罗。 这一提问深刻暴露了美国对自身殖民历史的主动遗忘,将非洲简化为毫无历史的客体。此外,特朗普还说其他领导人不会讲英语,连最基本的外交礼仪都不顾。 其实,各国领导人在外交场合讲母语原本就是惯例,但也得看实力。比如联合国目前有6种法定官方语言,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使用这些语言的成员国代表可直接用母语发言,并享有同声传译服务。 此次会晤,名义上是推进美非贸易,实际是要求非洲领导人自报矿产储量,以资源换生存权。所以,特朗普认真倾听加蓬总统谈及锰矿和铀矿,却打断了毛里塔尼亚总统“不想多谈自然资源”的表态。 充分暴露了在美国眼里,非洲不是平等伙伴,而是原材料供应地。所以,美国一边削减90%的对非援助,一边又以“关税豁免+接收移民”交换矿产开采权。 所以,特朗普绝非偶然失礼,而是将国际关系简化成了“成本-收益”方程式,所谓国家尊严、历史记忆、文化多样性等都只是可牺牲的变量而已。 当然,非洲五国领导人之所以往华盛顿跑,说穿了就是去白宫打秋风。在太平洋F2竞争大背景下,无非是想看看白宫能开出什么价码,争取利益最大化。但他们高估了自己,原以为自己有千斤,结果被白宫的秤一称,只有四两! 其实,在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认知中,非洲大陆早就被异化成了“地质标本”,其存在价值也被简化成了资源禀赋函数。榨取时称你为伙伴,结算时视你为成本,这种认知范式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的深层矛盾: 既依赖后殖民地的资源输血维持体系运转,又否认输血者作为完整生命体的尊严。就像猎人赞美羚羊的肉质,却否认它作为生命体的尊严!
特朗普在与非洲五国领导人会晤时,为啥要求他们压缩发言时间?其实,这种反礼仪表演,
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5-07-12 11:05:51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