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全面大转型,已经正式开始
一夜之间,整个中国都在限产,光伏限产、水泥限产、钢铁限产、猪肉减产、汽车减产,持续了30年的产能大扩张时代正式宣告结束,而反内卷则被拔高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翻天覆盖的大变局?
答案是国内外的大环境都不允许我们继续卷下去。
就在7月1日的时候,上面开了一个非常重磅的会议,名叫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淘汰落后产能,整顿内卷,整治企业的低价无序竞争。
消息传出,全国各大企业纷纷响应。
首先是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集体减产30%。
然后是中国水泥协会发布了反内卷的相关文件。
随后是中国重要的钢铁产地唐山传出了限产30%的消息。
最后就是猪肉的头部企业和汽车的头部企业也纷纷表示要控制自己的产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企业盲目竞争,无底线打价格战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已经正式开始。
而上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是十年之前的2015年,当时上面对钢铁和水泥等相关产业进行了去产能,导致数万亿经济规模大调整,让无数人的命运开始转变,现在10年时间已经过去,一场新的变局再次降临。
而这一次国家之所以要如此大张旗鼓的反内卷,是因为国内、国外的环境已经到了我们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
先说国内的情况,为什么我们要反内卷?
很多人天真的以为,价格战和企业内卷对普通老百姓是一件好事,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以前一件商品要卖10块钱,现在企业在打价格战,疯狂搞补贴,商品直接降价到了5块钱,这对于咱老百姓来说,就是省下了一半的购买成本,这样的事情,当然是好事,所以他们认为,价格战不仅要打,还要大打特打,最好卷到所有的商品都不要钱,统统免费送人,这才是最好的局面。
我当然理解咱老百姓追求低价商品的朴素情感,毕竟现在赚钱不容易,大家都很困难,但是这个天底下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你看到的是企业打价格战,商品越来越便宜,但是站在更高层的角度去看,看到的却是失业加班、裁员降薪、消费不振的情况愈演愈烈。
原因很简单,企业没有聚宝盆,他们打价格战是需要成本的,假设他们拿出了1个亿在进行价格补贴,那必然会出现三个非常严重的危害:
第一个是没钱搞研发了,因为钱全部拿去搞低价竞争了。
第二个是没钱提高产品质量,甚至为了保证自己的价格优势,企业还会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减配,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最近出事的某马仕充电宝的事,他们为了追求销量,长期选择低价低质的电芯供应商,最终导致爆炸事件频发,49万台产品被全线召回,严重危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
第三个是老板不会做亏本的生意,企业要打价格战,在成本支出飙升的同一时间,为了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老板必须会选择裁员降薪,以前两个人干的活,现在一个人干,以前晚上6点下班,现在晚上9点下班,通过压榨工时的方式去节省成本,从而持续的保持价格优势。
在这三大危害的联合挤压之下,就让国内出现了非常魔幻的景象。
一个是愿意搞研发的企业越来越少,大家都在拼价格抢市场。
第二个是商品质量不断降级,消费者贪图便宜,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完全违背了产业升级的方向,而低品质的商品往往又无法顺利打开国外市场,导致低质产能严重过剩。
第三个是996、007的现象愈发严重,单休成为常态,裁员降薪成为普遍现象,大家没有时间、没有钱,不敢生娃,不敢消费,最后更加只能选择价格低廉的劣质商品,然后企业一看低价商品这么畅销,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低价商品身上,从而更加不会去投入研发,进行技术升级。
当形成这种恶性循环的时候,就出现了三输的局面:
大量企业没有利润,只能破产。
大量员工裁员降薪,消费降级。
消费活动萎靡不振,经济陷入到了通缩的困局。
请问,这样的内卷,有何意义?
看完国内,再看国外的情况。
依靠更低的人力成本和产业链的优势,固然会让我们的商品在国际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其他国家不是傻子,当他们发现同样的商品,我们的价格只有他们1/10的时候,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就必然会触发贸易保护主义,关税战和贸易战的本质就在这里,是因为我们的工业能力太强了,强到其他国家用正常的关税水平完全无法和我们展开竞争。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是好事,中国商品可以席卷全球,但是站在其他国家的立场来看,他们凭什么要把自己的经济命脉放在我们手上?所以当中国的出口发展到一定的地步时,必然会和其他国家出现激烈的碰撞,2024年一整年我们的贸易顺差高达1万亿美元,打破了多项历史纪录,可是这种增长的态势,不可能一直持续。
就算退一万步说,其他国家没有对我们发动关税战和贸易战,那我们也是在以本国的低价商品补贴国外的消费者,提高他们的购买力,你仔细想想,这难道是一件值得称赞的好事?
所以中国的工业商品要发展,某些行业,甚至还要继续扩张,但仅限于高技术、高创新、高竞争力的行业,比如说芯片领域,再比如说光刻机、飞机制造、航母制造,我不仅不觉得我们产能过剩,我甚至还觉得研发投入有点不太够用,必须继续加大力度。
但是对于某些落后的产能,盲目的拼价格战,真的毫无意义,这次官方的用词也很清晰,是要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什么叫落后产能?指的是技术陈旧、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生产能力,比如说某些钢铁、水泥、化工厂,他们严重违背了咱们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这些产业难道不应该限制产能?
还有某些地方为了创造GDP,重复投资建设,大搞地方保护主义的项目,这些东西难道不应该砍掉?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举两个案例进行说明:
一个是山东淄博高新区,他们2025年春季集中开工了35个项目,被曝光有6个是重复申报项目,还有山东滨州市某个项目被两次纳入到开工名单,并且向上面申报了70亿的投资,结果被发现项目甚至都还没有开始,像这种投资和产能扩张,就是在浪费国家资源,扰乱市场秩序,这种东西当然要大力整顿。
还有很多地方的钢铁厂,国家要求他们进行技术升级,结果他们在工厂产能够用的情况下,却选择了新开一个厂增加产能,假装成进行了技术升级的样子,最后导致全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像这种情况,你说要不要整顿?
我们一定要清楚,反内卷不是给我们自己戴上紧箍咒,西方国家一直在宣传我们产能过剩,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我们好,而是为了阻止我们进行产业升级。
所以产能我们可以进行限制,但仅限于淘汰落后、重复产能,整顿低质量商品市场,我们反内卷反的是恶性竞争、反的是重复建设、反的是低价劣质商品、反的是盲目不公平和地方保护主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反996和无偿加班,要整顿不合理的劳务市场,这是我们要整顿的方向。
至于其他能够稳就业、提高老百姓收入,有创新有品质的高端商品,国家从来都没有说过要限制产能,因为这些领域,我们目前还产能严重不足,我强烈建议,在生物技术、AI芯片、无人机制造、量子物理等领域,国家继续加大投资,把淘汰落后产能的钱拿来研发这些东西。
这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