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被以色列突袭后,竟追着以色列战机的尾气,发射了11枚超高音速导弹,结果战机还

纸短情长啊 2025-07-11 16:17:01

胡塞被以色列突袭后,竟追着以色列战机的尾气,发射了11枚超高音速导弹,结果战机还没到家,导弹却先到了。 7月7日,以色列空军的庆功香槟大概还没来得及打开。 他们刚刚完成了一次堪称教科书级别的长途奔袭,代号“黑旗”,出动20架F-35和F-15战机,跨越2000公里,用短短47分钟就把也门胡塞武装的三个核心港口和一座关键发电站炸成了一片火海。 谁知,战机还没飞回基地,报复就已经砸到了以色列的头顶。这就是“战机未归,导弹已至”的战争奇观,也是高超音速武器第一次在实战中告诉世界,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就在以色列宣布胜利的12小时后,胡塞武装的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在电视上撂下狠话:“每一滴血,都要用百倍的代价偿还。” 话音刚落,11枚导弹和大量无人机便从也门的山洞里钻了出来。其中最要命的,是一款叫做“巴勒斯坦-2”的高超音速导弹。 这款导弹以高达16马赫的速度,用三次复杂的空中漂移甩开了所有雷达的追踪,最后以近乎90度的垂直角度,一头扎向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 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铁穹”和“箭-3”反导系统在它面前几乎成了摆设。最终,导弹碎片在机场跑道上留下一个五米深的大坑,所有航班随即停飞。 与此同时,几架用摩托车发动机改装的“沙希德-136”自杀式无人机,也靠着低空突防的土办法,成功钻了埃拉特港防空网的空子,点燃了港口的储油设施。 这场袭击,把现代防空体系的脆弱暴露无遗。 更让以色列头疼的是,这笔账根本算不过来。成功拦下一枚高超音速导弹,以色列要花掉50万美元,而胡塞武装造一枚的成本,据说只有6万。国家财政的压力可想而知。 然而战火烧得最旺的,不止是军事设施,环境和人道灾难也接踵而至。以色列空袭炸毁的油库,导致大量原油泄漏,正一步步逼近全球最珍贵的珊瑚礁群。 而荷台达港口被毁,这个承担了也门八成粮食进口的生命线一断,传送带被烧熔,直接让200万民众面临断粮的风险。 发电站的瘫痪,则让当地医院连外科手术都无法进行,救命的疫苗也在高温中失效。 以色列自己,日子也同样不好过。一场“黑旗”行动,就消耗了近五分之一的航空燃油战略储备,也暴露了其空中加油能力严重不足的短板。 为了应对多线作战的压力,以色列国防部甚至紧急征召了5.4万名在校大学生,前一天还在教室里上课,第二天就被塞进了主战坦克的驾驶舱。 而这一事件对美国而言,不仅加剧了中东地区的军事危机,也带来了沉重的军事负担。 美国自2025年3月15日开始对胡塞武装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试图削弱其军事能力。然而,胡塞武装的反击并未因美国的空袭而停止,反而愈发激烈。 胡塞武装不仅袭击了以色列的机场,还多次对红海航道的美国船只发动攻击,甚至击落美军无人机。这种不对称的军事对抗,使得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面临巨大挑战。 美国的军事行动成本巨大。自3月15日以来,仅空袭所用弹药就耗资超过7.5亿美元。此外,胡塞武装的反击还导致美军舰载机坠海,进一步增加了军事成本。 这种长期的军事对抗,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也分散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资源,使其难以集中力量应对其他战略挑战。 胡塞武装对以色列的导弹反击,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以色列将胡塞武装的行动归咎于伊朗,声称其背后有伊朗的支持。 这种指责让美国的军事介入不仅未能缓解冲突,反而可能进一步刺激伊朗及其代理人势力,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 除此之外,这场冲突冷酷地宣告了一个事实:当矛的速度彻底超越了盾的极限,任何传统的防御逻辑都已失效,旧有的安全感一夜清零。 中东的战火,正通过航运、能源和人道危机,将全球拖入一个更加危险的未知领域。

0 阅读:3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