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25日,酒泉初解放,突然涌入40名年轻漂亮的女子,她们非我党的高级

静赏秋月意韵绵 2025-07-11 15:49:50

1949年9月25日,酒泉初解放,突然涌入40名年轻漂亮的女子,她们非我党的高级干部不嫁,彭老总:五天内抓获。 信息来源:甘肃省红色纪念馆《甘肃境内规模最大、人数多的国民党部队起义——酒泉起义》 1949年9月25日,祁连山下,酒泉初解放,风沙未息,战火犹存。西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率部进城,刚把战马拴在城头驿站,就被副官急匆匆地拉进指挥部:“司令员,有紧急密报!” 王震一脚踢开地图桌上的尘土,眉头紧锁地听完情报: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撤退前,秘密布置了四十名女特务,潜伏于酒泉、张掖、嘉峪关等地。 伪装成教师、护士、商贩,目标直指解放军中未婚的团级以上军官。她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枕边战术”。以爱情为诱饵,套取军事情报、策反干部、制造混乱。 这一计划,是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密谋已久的“斩龙行动”。 由刘任亲自策划,九十一军军长黄祖勋配合执行。这些女特务个个年轻貌美,受过严格训练,懂政治、通军务,最擅长的是察言观色与伪装诱导。 她们不惜“以身殉道”,就是为了将解放军干部的指挥部变成“筛子眼”,让前线部署、后勤调动、军械转运等机密一一外泄,助国民党逆转战局。 情报刚汇报完,王震便一掌拍在桌上,茶水四溅。他怒吼道:“这不是简单的间谍,是想挖我军心骨根基!” 当晚,王震连夜向西北野战军总指挥部紧急请示。彭德怀接电后震怒,立刻回电批示:“五天之内,全揪出来!决不手软!” 命令一下,整个酒泉戒备升级。情报、政治、保卫、公安、后勤等部门联合作战,组成“肃谍小组”,在各部队营房、街道、旅社、医院、学校全面摸排。 第一日,肃谍小组根据线索锁定了一名叫“苏琴”的女子。她在市中心的一家诊所当护士,外表温婉、身姿婀娜,三天前刚被某营长带去团部作介绍对象。 此人履历不详,却对营长的部队番号、驻地、行军路线了如指掌。 被秘密带去审讯时,她死咬身份清白,直到专案组在她随身的小皮箱夹层中,发现了一张写着“第三旅调动图”的手绘草图,才露出破绽。 第二日夜,嘉峪关某部报来紧急军情,一名女“教师”在部队驻地频繁出现,甚至参与了干部家属的识字培训班。 她名叫“林曼”,自称是甘肃师范毕业,因战乱失去学校,主动来为解放军家属义务教学。可一个无背景、无证明、无推荐信的人,怎么能在一夜之间取得那么多干部的信任? 王震当机立断,下令诱敌深入。当晚,一场假宴在营部召开,邀请了该女教师与数位军官共进晚餐。 酒过三巡,她果然露出马脚,一边试探性地提及“南线兵力是否要往玉门调动”,一边试图与师参谋长套近乎。饭后被秘密拘留,从其随身物品中搜出特制密码本与变频电报机。 与此同时,在张掖,一位“陕西籍女青年”频频出入军人俱乐部,自称“寻找失散在部队的哥哥”。她相貌俏丽,言谈得体,已成功与两名年轻军官建立“恋爱关系”。 但在她暂住的小旅馆里,公安人员搜出了一枚藏在发梳内的细针式窃听器。 第三日,肃谍小组获得重大突破。原西北军政公署内部人员悄悄传出名单初稿,其中十余人已被酒泉军政机关成功辨认。 为了不打草惊蛇,王震下令各地布置“柔性围捕”,先稳住、后锁定、再收网。 第五日凌晨,全市开展“闪电清查”,共拘捕嫌疑女特务37人,另有3人畏罪自杀,行动迅猛精准。 王震亲自审讯一名叫“赵芸”的女特务。 此人受命策反一名旅政委,甚至已经开始写“结婚申请报告”。她起初冷眼应对,后来才冷笑道:“我们不是来杀人的,是来救国的。共产党夺了天下,咱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收回来!” 王震脸色铁青,手指微微颤抖。他不怒吼、不训斥,只冷静地说了一句话:“你们这些人,把爱情当毒药,用温情裹暗器,不止是谍战,更是败坏人心。” 随后,所有女特务被分别押往西北野战军保卫部门集中看押,其中多名高级特工被转往延安进行进一步审讯。王震向彭德怀汇报战果,电报言辞简练:“四十毒蛇,尽数擒获,无一漏网。” 彭德怀回电:“干得好。这仗打的是军心,守住的不只是阵地,更是党性与忠诚。”

0 阅读:1
静赏秋月意韵绵

静赏秋月意韵绵

静赏秋月意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