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司机要辞职,李嘉诚拿出了一张200万的支票给司机,说他开了30年车,这是养老金,不料,司机说:“1000万我还是有的,不差这点养老金。” 在香港这座不夜城的繁华深处,李嘉诚这位“华人首富”每日的行程紧凑繁忙,而陪伴他时间最长的,往往不是家人或助理,而是一位沉稳、低调的中年男子——他的专职司机高金国。 高金国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早年因生活所迫,进入李家工作。 那年他三十出头,技艺娴熟,为人老实,被调任为李嘉诚的专职司机后,一干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里,风风雨雨,李嘉诚从中环的长江实业办公楼到九龙塘的私人宅邸,每一次出行,无论晨昏雨雪,高金国始终准时、稳当。 这天早晨,阳光正好,高金国照例把车停在公司大厦门口,李嘉诚上车后,正准备赶往一场重要会议。半途中,高金国突然开口:“李先生,有件事我想和您说一说。” 李嘉诚略感意外,但并未打断,点了点头。 “我想……退休了。”高金国语气平和,“年纪大了,眼神也没以前好了,再继续开车,怕出差错。是时候回家歇歇了。” 李嘉诚沉默片刻,略带感慨:“三十年了,你一直尽职尽责,我一直记在心里。” 说着,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支票,签上了200万港币,递向前排:“这是你的退休金,也算我一点心意。” 可出乎意料的是,高金国却没有接。他笑了笑,语气依旧温和:“李先生,心意我领了,但这钱我不能收。” 李嘉诚一愣,眼中带着惊讶:“怎么了?你是嫌少吗?” “不是不是!”高金国赶忙摆手,“说来您可能不信,这些年我也攒了点……现在,账户上,差不多也有一千万了。您给的工资我都花得节省,加上些许投资,现在也不差钱。” 李嘉诚沉默了几秒,显然颇为惊讶。他记得,高金国年薪十几万港币,扣除日常生活开支,哪怕不吃不喝,三十年也难攒千万。 “你……是怎么做到的?”李嘉诚忍不住问。 高金国微微一笑,坦然地说出了心中的秘密:“其实都是听您说的。” “我?”李嘉诚诧异。 “是啊,”高金国点头,“您在车上讲电话,总是谈项目、谈股市、谈地皮……我虽然不懂太深,但久而久之也听得出个大概。 有一次,您在车上讲九龙某片地皮准备投标,说位置好,将来会建地铁。我那时刚好手里有点钱,就去看了附近的旧楼,咬牙买了一间。” “后来那地方果然开发了,我那小单位身价涨了三倍。之后,我就开始注意您说的每一个地点和项目,当然我没能力投大生意,但小单位、小股票,还是能跟着您买点。” 李嘉诚听后,忍不住轻声一笑,点了点头:“你这算是‘耳听为财’啊。” “您说笑了,我哪敢称什么本事。”高金国笑着摇头,“我不过是幸运,能听您讲了这么多年电话。” “你可真有心。”李嘉诚感叹道。 高金国谦虚地笑了笑:“我不懂大智慧,也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就知道一个理——听比说更重要。尤其是听对人的话,那可比什么教科书都有用。” 李嘉诚望着窗外,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他深知,信息就是财富。但这财富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的。 高金国能在三十年中,不声不响地积累千万身家,靠的正是长期的观察、细致的判断和过人的耐心。 “你知道吗?”李嘉诚忽然开口,“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今天这番话,倒让我觉得你比很多投资经理都更有悟性。” 高金国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哪敢比那些大人物,我就一开车的。” “可你有的是智慧和稳健,这比一堆分析报告更靠谱。”李嘉诚感慨道,“以后有空,常回来坐坐,喝茶聊天。” “那当然,”高金国答应得爽快,“我还能来看看老伙计们,顺便听您讲讲楼市新动向。” 两人会心一笑,车内沉浸在一种温暖又沉稳的氛围里。三十年的雇佣关系,就这样在一次真诚的交谈中画上了句号,而这段主仆情谊,却在笑声中悄然升华。 这天午后,高金国在李嘉诚的注视下,缓缓驾车驶出长江大厦,像往常每一个日子那样稳稳地开着,只是这一次,是最后一程。
李嘉诚的司机要辞职,李嘉诚拿出了一张200万的支票给司机,说他开了30年车,这是
静赏秋月意韵绵
2025-07-11 13:20:4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