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一生中两次辍学,初中数学考30分,高中没念完就另谋出路,而父

只言片语里 2025-07-11 15:40:23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一生中两次辍学,初中数学考30分,高中没念完就另谋出路,而父亲钱学森却不闻不问随他去,但钱永刚依旧说: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父亲。 钱永刚1948年出生在美国加州,那时候他爸钱学森已经在科学界混得风生水起,母亲蒋英是个有名的音乐家。小时候,他日子过得挺舒服,家里有佣人,院子有草坪,生活没什么压力。可到了1955年,钱学森决定回国报效祖国,七岁的钱永刚完全没准备好。坐了21天的船到中国,他一下船就懵了:语言听不懂,周围全是陌生人,连课本上的字都不认识。在学校,他只能干坐着,低头玩手指头,老师讲课像在说外星语,同学也没法跟他聊。 钱学森那时候忙得脚不沾地,每天搞科研到半夜,回家就钻进书房看书。钱永刚成绩不好,语文常不及格,他爸顶多问一句“怎么回事”,然后就没下文了。家里没啥管教,母亲忙着教音乐,父亲忙着研究导弹,钱永刚就自己瞎琢磨。他慢慢学会了认字,虽然慢得像乌龟爬,但总算能看懂点东西了。这时候,他开始明白,靠别人是指望不上的。 到了初中,他数学还行,老师觉得他有点天赋,就让他参加校里的数学竞赛。他挺认真地准备了几天,心想能拿个好名次。可到了考场上,他一看题目,全是高年级的内容,他完全不会。交卷时,他只拿了30分,回家路上心情糟透了。钱学森听完就说了句:“生活比这难多了,没啥大不了。”没批评,也没安慰,钱永刚当时没懂这话啥意思,可后来想想,这句话还真挺有道理。 高中那会儿,学校经常停课,钱永刚觉得上学没意思,整天混日子。他不想这么耗下去,就跑去跟钱学森说想参军。他爸就问了句:“你想清楚了?”他点头后,钱学森啥也没多说,就让他去了。没几天,钱永刚就背着包进了部队,开始了九年的军旅生活。在部队,他干活挺卖力,但因为是钱学森的儿子,总有人盯着他。评优没他的份,入党也老被拖着,他心里憋屈,但从不吭声,默默把事干好。 1977年,高考恢复了,钱永刚在部队已经混了九年。他觉得自己不能老待在军队里,得换条路走走看。于是他开始复习,每天晚上熬夜看书,眼睛都熬红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那年他34岁,比同学大了一圈,可没人笑他,大家都佩服他这股子劲头。 大学毕业后,他又考上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了个计算机硕士。站在他爸当年的学校,他觉得自己总算没白努力。回国后,钱永刚投身航天事业,干过高级工程师,后来还当了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的馆长。他穿着普通衬衫,给人讲他爸的手稿,语气平淡但挺有底气。 他常说:“我爸没怎么管过我,他忙他的,我走我的。”可他也觉得,钱学森从不干涉他,反而是种信任。小时候他不明白父亲为啥回国,长大后才懂,那是种大格局。他没成科学家,但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坚持的意义。 钱永刚两次辍学,初中数学30分,高中没念完就跑去参军,乍一看像是混得不好。可他后来高考、留学、干事业,一步步走得挺扎实。他觉得,父亲合格,不是因为管得多,而是因为给了他空间,让他自己去摔打。他没被父亲的光环压垮,反而活出了自己的样子。

0 阅读:117

评论列表

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

1
2025-07-11 16:38

华人家庭,孩子不学中文、不说国语吗?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