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发财!”女子发现一只刺猬在吃自家种的西瓜,没有赶走,反而任其啃食,其原因竟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7-10 01:36:22

“活该发财!”女子发现一只刺猬在吃自家种的西瓜,没有赶走,反而任其啃食,其原因竟是“反正在人家地盘上!”网友:就冲你这份格局,就该你发财。 7月8日新疆和田一段视频在网络传播,视频中一只刺猬正在啃食西瓜,瓜皮上被咬出拳头大的洞,面对镜头毫不畏惧。 拍摄者阿依古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种植西瓜,瓜田面积约20亩,她发现刺猬后选择继续拍摄,没有驱赶。“这是它们的地盘,我们是后来的。”阿依古丽的话朴实却令人深思。 这样的场景在阿依古丽的瓜田里并不罕见,除了刺猬沙狐和塔里木兔也经常造访,专挑成熟的西瓜享用,去年动物啃食造成她损失约800公斤产量,但她始终拒绝安装防护网。 沙漠边缘的夏季地表温度可达60℃,野生动物觅食困难是客观现实,刺猬、野兔等动物进入人类开垦的农田寻找食物和水源,成为沙漠生态系统的真实写照。 和田地区近年来持续推进沙漠治理,已开垦荒漠土地超过50万亩,这些新开垦的农田往往位于野生动物的传统栖息地边缘,人与动物的接触变得频繁。 阿依古丽的做法并非个例,在和田地区,不少农户都面临类似情况,态度却各不相同,有的选择投放毒饵,有的架设电网,也有像阿依古丽这样选择共存的。 当地政府近年推出生态补偿政策,对因野生动物造成损失的农户给予适当补贴,政策实施三年来,农牧民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补偿标准和覆盖范围仍需完善。 刺猬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能够有效控制农田害虫,从某种程度上对农业生产有益。 内蒙古阿拉善盟的枸杞种植户曾尝试在农田边缘留出“动物食堂”,专门种植供野生动物食用的作物,这种做法在减少经济损失的同时,维护了生态平衡值得推广。 适度的人兽共存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但过度的损失也会影响农户生计,专家建议采取“容忍阈值”管理,当损失超过10%时再采取温和的驱离措施。 全国已有105个县市开展“人兽冲突”综合治理试点,这些试点地区通过建立补偿机制、改善栖息地等方式,努力实现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存。 阿依古丽的瓜田里,被动物啃食的西瓜确实影响了产量,但她发现了意外的好处。“它们专挑熟透的瓜吃,倒帮我们省了筛选功夫。”这种乐观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 夜幕降临阿依古丽再次来到瓜田,月光下几只刺猬正在瓜藤间穿梭,寻找成熟的果实,她默默计算着明天需要处理的被咬西瓜数量,心情平静。 从生态学角度看,沙漠边缘农田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新的栖息地,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维护农户利益,需要更多智慧和创新。 这个发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故事,折射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阿依古丽的选择或许值得更多思考。 信源:新疆和田7月8日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