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防研究网(IDRW)报道,印度已经决定应“友好国家”的要求,将印巴空战期间

竹风吟月 2025-07-08 00:22:12

印度国防研究网(IDRW)报道,印度已经决定应“友好国家”的要求,将印巴空战期间捡到的PL-15E空空导弹的残骸交给“友好国家”!IDRW称,印度一共捡到了至少8枚PL-15E的残骸,包括推进系统、数据链、惯导装置、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等的残骸,这是印度的“一次情报胜利,是分析中国先进导弹技术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 这事乍一听,印度好像捡着宝了。可仔细琢磨琢磨,捡点导弹残骸就想摸到中国先进武器的底?这想法有点太天真了。PL - 15E 作为中国外贸版的先进空空导弹,本身技术就有多重防护,哪是靠残骸就能轻易破解的。 就说这推进系统、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吧,这些核心部件就算有残骸,也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没那么容易让别人看穿核心技术。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说对残骸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研究制导算法、推进效率这些。但看看印度自己的导弹研发情况,他们的 “阿斯特拉” 空空导弹搞了多少年,到现在射程、可靠性还老被吐槽。 就这研发能力,想靠着几块残骸吃透 PL - 15E 的技术,难度不是一般大。打个比方,就像拿着拼图碎片想复原整个故宫,差得远呢。 再说日本拿到制导算法和数据加密数据这事。日本这些年一直想提升自己的导弹技术,可自身研发能力有限,老想从别的地方找突破口。印度跟日本分享这些数据,表面上是 “友好合作”,实际上能不能真正帮到日本,还得打个问号。 毕竟中国导弹的技术体系是成系统的,单个部件的技术细节就算被知道了,没有整体的技术支撑,也很难发挥作用。 而且中国的 PL - 15E 空空导弹可不是吃素的。它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射程能达到 145 公里以上,电子对抗能力也很强。 这些技术指标背后,是中国整个军工体系的支撑,从雷达技术到制导算法,都是经过多年研发积累的成果,不是靠分析残骸就能轻易复制的。 印度这次把残骸交给其他国家,说白了就是想在国际上刷存在感,顺便抱一抱其他国家的大腿。可武器技术这东西,核心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靠捡破烂能得到的。 看看美国,当年对中国武器禁运多严格,结果中国还不是靠自己搞出了一堆先进装备。印度就算把残骸分给再多 “友好国家”,也改变不了中国在先进导弹技术上领先的事实。 而且,中国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速度很快。PL - 15E 作为外贸型号,本身就不是中国最顶尖的技术。就算印度他们费尽力气分析出点东西,中国更先进的技术可能早就迭代了。 所以说,印度这次所谓的 “情报胜利”,可能也就是自己安慰自己罢了,真要想在导弹技术上追上中国,踏踏实实搞自主研发才是正路,靠捡残骸和分享数据,根本走不通。 说到底,武器技术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这才是保持技术领先的关键。 印度与其把心思花在分析残骸、搞所谓的 “技术共享” 上,不如多想想怎么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和工业基础。不然就算拿到再多残骸,也只能是看着别人的技术干瞪眼,啥也学不到真本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150

评论列表

小五哥

小五哥

1
2025-07-08 16:10

[doge][doge][doge]㇏㇏冫㇏11㇏㇏㇏㇏㇏㇏丶:㇏冫∴冫"∴

猜你喜欢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