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岛外画下新坐标!中国双航母上演“大对决”,意外暴露美军软肋 当山东舰停靠香港向公众开放参观时,大多数市民可能没想到,这艘航母刚完成中国海军史上最震撼的一次远洋训练。六月的西太平洋上,辽宁舰与山东舰组成的双航母编队不仅突破了第二岛链,更在关岛东北600英里处画下中国海军的新坐标。 这场被央视刻意披露细节的演习,暴露出解放军正在玩一场与美军截然不同的游戏——用真实的红蓝对抗来弥补实战经验的缺失,这种训练哲学可能正在改写西太平洋的力量计算公式。 与去年南海的"首秀"相比,这次演习的战术含金量呈几何级增长。日本防卫省监测到的1120架次舰载机起降(如图1)中,藏着两个关键信息:辽宁舰创下单日90架次的滑跃起飞纪录,达到美军核动力航母75%的出动效率;而山东舰420架次的数据,则证明中国已掌握双航母协同作战的节奏控制。 更值得注意的是,两艘航母首次互为假想敌展开攻防,这种"自相残杀"式的训练恰恰戳中了美军的痛处——当美国海军还在用也门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来测试防御系统时,解放军模拟的已经是航母对决的高端局。 宋忠平的点评一针见血:美军近年来的反恐作战经验,在大国对抗场景中可能成为致命的认知陷阱。 演习区域的战略选择同样耐人寻味。从日本最东端岛屿到关岛东北的弧形活动区域,恰好覆盖了美军第二岛链的核心支点。 这里有两个不能说的秘密: 一是中国航母编队出现在这个位置,理论上可以切断关岛与东亚的交通线; 二是配合陆基反舰弹道导弹,形成"远海控制+区域拒止"的复合杀伤链。 兰德公司专家蒂莫西·希思所说的"胁迫能力",其实是指这种前出部署能让菲律宾海变成新的战略缓冲区,迫使周边国家重新评估站队成本。日本《产经新闻》的惊呼"改变力量平衡"并非完全夸张,毕竟能在这个距离上维持双航母(如图2)存在的国家,全球除了美国这是头一遭。 央视镜头里"外国军舰飞机密切跟踪"的细节,反而暴露了解放军的真实意图。这些监控行为早被纳入演习想定,成为训练数据采集的免费陪练。 就像围棋高手需要与不同风格的对手过招,中国航母编队通过这种"被围观"状态,正在积累电子频谱特征管理、反侦察机动等教科书上找不到的经验。 更精妙的是,主动释放演习视频相当于给地区国家打心理战——当越南海军看到歼-15夜间起降画面(如图3),或者马来西亚军方研究航母编队防空队形时,他们不得不重新计算南海博弈的方程式。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流传的"中国航母是昂贵的玩具"论调虽显傲慢,却点出了关键问题:真正的考验在于,当卫星导航被干扰、通讯链路被切断时,这些闪耀的数据还能否转化为战斗力? 山东舰访港期间,有细心的军事迷发现其甲板涂层有新的磨损痕迹。 这些细微的损伤或许比任何宣传片都更有说服力——它们证明中国航母确实在探索远洋作战的极限。 当美国海军还在依赖冷战积累的经验时,解放军正用近乎残酷的自我对抗来锻造新肌肉。西太平洋的这场暗战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趋势:未来海权的较量,可能不再取决于谁打过更多战争,而在于谁能设计出更贴近真实战争的训练剧本。
双厂造舰创纪录!五航母压阵太平洋,中国改写海权规则2025年,中国干了一件让
【14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