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这辈子最大的错,就是把项羽逼上了绝路。亥下之战,他带着三十万大军将项羽围得水泄不通,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硬是把西楚霸王逼得在乌江边抹了脖子。可他没想明白,项羽一死,刘邦眼里最碍眼的就成了他韩信。 他亲手葬送了项羽,也亲手掘开了自己的坟墓! 想想看,那个曾钻过屠夫胯下的落魄小子韩信,靠着鬼神莫测的兵法,登顶“兵仙”之位,何等传奇!可偏偏在人生最巅峰的垓下,他挥出致命一击的同时,也把绞索套在了自己脖子上。他以为打垮了最强的敌人,从此就能安享荣华?太天真了!政治这潭水,比他指挥的千军万马还要凶险万倍! 还记得项羽那边派来的说客武涉吗?捧着裂土封王的金饭碗送到韩信面前:“跟项王联手,天下你我共享!” 韩信呢?脖子一扬,掷地有声:“汉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背之不祥!” 听听!他还念着刘邦给他披件衣服、分口饭吃那点“恩情”呢!**他拿江湖义气去赌帝王心术,简直是把羊羔往虎口里送! 他身边不是没有明白人。谋士蒯通急得直跺脚,话说得透透的:“将军!您的功绩震主了!帮汉则汉胜,助楚则楚兴,可您若自立,那就是三足鼎立,谁也奈何不了您!这才是保命符啊!” 蒯通就差把‘兔死狗烹’四个血淋淋的大字刻在帅案上了! 韩信怎么回?犹豫再三,还是那句:“汉王待我甚厚,岂可见利忘义?” 嘿!他信了刘邦画的大饼,信了那虚无缥缈的“三不杀”承诺,就是不肯信一个帝王对权力的贪婪和恐惧!** 他把刘邦当大哥,却忘了大哥一旦坐上龙椅,第一个要防的就是能威胁他椅子的人! 韩信的悲剧,根子就在这儿——他懂战场,却看不懂人心,尤其是帝王心!** 项羽是贵族,讲个“义”字,行事尚有轨迹可循。刘邦是什么人?沛县街头摸爬滚打出来的枭雄,骨头缝里都刻着“实用”二字!韩信用对付项羽的那套军事逻辑,去揣摩刘邦的政治算计,这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自寻死路吗? 项羽活着,刘邦需要韩信这把最锋利的刀去砍最硬的骨头;项羽一咽气,韩信这把刀的光芒就太刺眼了,而且刀柄还攥在韩信自己手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更何况这个打鼾的人,随时能掀翻你的床! 刘邦能睡得着?韩信的盖世才华,在刘邦眼里,就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结局?还用猜吗?**刘邦收拾完项羽的残局,磨刀霍霍第一个对准的,就是昔日的“战神”! 什么齐王?名头太响,地盘太好?挪窝!改封楚王。屁股还没坐热乎?“有人告你谋反!” 管它真假,先削成淮阴侯,圈在长安当个富贵囚徒!直到这时,韩信才恍然大悟,悲愤地喊出那句千古名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道理懂了,可惜太迟! 他整日里怨气冲天,看谁都不顺眼。这状态,落在吕后眼里,就是催命符!**这位狠辣的女人,手段比刘邦更绝!** 瞅准刘邦不在家,轻轻松松就把失势的兵仙诓进长乐宫钟室。麻袋一套——不见天,不见地,尖锐的竹签子(不是铁器哦!)狠狠刺下……什么“三不杀”?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承诺就是一张擦屁股纸! 一代军神,落得如此憋屈惨烈的下场,令人唏嘘。怪刘邦狠毒?怪吕后无情?不如怪韩信自己,在垓下用十面埋伏埋葬项羽的那一刻,他命运的丧钟,就已经敲响了第一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韩信这辈子最大的错,就是把项羽逼上了绝路。亥下之战,他带着三十万大军将项羽围得水
逗比青年说史
2025-07-06 23:55: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