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中国抗战到底,日本有可能把美国拖死。6月28日,高志凯教授表示,如果当时

纸短情长啊 2025-07-01 17:41:39

如果没有中国抗战到底,日本有可能把美国拖死。6月28日,高志凯教授表示,如果当时中国投降了,日本就能把我国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太平洋战争。 信源:高志凯:如果没有中国抗战到底,日本可能把美国给拖死——观察者网 一提起二战太平洋战场,人们脑海里浮现的总是珍珠港的烈焰与中途岛的硝烟。这些无疑是决定性的瞬间,但它们是否就是故事的全部? 6月28日,高志凯教授的一句断言,砸开了人们的惯性思维:如果没有中国抗战到底,日本很有可能把美国拖死! 日本当年的算盘,其实打得噼啪响。它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核心就是先拿下中国。在军国主义者眼里,庞大的中国不过是块任其宰割的肥肉,他们甚至狂妄地喊出“三个月灭亡中国”。 然而,吞下中国仅仅是第一步。日本真正的野心,是腾出手来,调集全部陆军精锐南下,配合其海军,在太平洋上与美国进行一场豪赌。 不妨做个假设:要是当年中国没顶住,选择了投降,那会是什么后果? 这笔账,其实不难算。资源层面,日本将获得一个比本土大几十倍的战略纵深和资源库,战争潜力呈几何级数增长。 更可怕的是兵力。真实历史中,日本陆军超过七成、最高时近九成的兵力,上百万精锐,被死死地拖在中国战场这个巨大的泥潭里动弹不得。 一旦中国投降,这百万虎狼之师将被彻底解放。他们可以被武装起来,投入太平洋的岛屿攻防,也可以在国内整训,随时支援任何战线。 到那时,美军在太平洋上面对的,将是一个完全体的、毫无后顾之忧的日本。它不仅海军强大,更有用之不竭的陆军可以部署在每一座要争夺的岛屿上。 战争将被无限期拉长,美国的国力消耗也将是天文数字。在这种烈度的持续放血下,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会不会高涨?美国的战争意志还能不能撑得住? 高志凯教授的警告,正是基于这种推演:一个消化了中国的日本,完全有资本把美国“拖死”在太平洋上。 可问题是,日本的速胜美梦,从一开始就撞上了铜墙铁壁。 面对侵略,中国没有屈服。从1937年到1945年,整整十四年的浴血奋战,是以伤亡三千五百万人的巨大代价,告诉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只是个笑话。 正是这份坚韧,让中国战场成了一个吞噬日本国运的无底洞。它不仅消耗了日本百万陆军,更将其庞大的战争资源、后勤补给牢牢地捆在中国。 日本一面要在中国战场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另一面又要与美国在太平洋上争锋,这种两线作战的窘境,从根本上削弱了它的战争能力。 说白了,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使出的每一分力,都因为中国战场的巨大牵制而打了折扣。它用来和美国决战的本钱,其实一大部分早就被中国消耗掉了。 也正是因为日本陆军主力无法抽身,美国才得以在战争初期稳住阵脚,从珍珠港的重创中慢慢缓过神来,开动其恐怖的工业机器,积蓄反攻的力量。 然而近年来,美国却试图独占对抗法西斯的功劳,通过一系列手段歪曲历史,试图将美国塑造成二战胜利的“唯一主角”。 特朗普曾公开宣称美国在二战中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甚至将5月8日定为美国的“二战胜利日”,试图通过设立新的纪念日来强化美国在二战历史叙事中的中心地位。 除此之外,美国及其盟友还通过篡改历史的方式,淡化苏联在二战中的功绩。 例如,2020年美国驻丹麦大使馆和德国《明镜》周刊曾宣称是美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完全抹去了苏联红军的贡献。 此外,美国还通过宣传手段,将苏联与纳粹德国共同发动二战的谬论散播到国际社会,试图篡改历史真相。 美国的这些行为并非偶然,而是服务于其现实政治利益。通过歪曲二战历史,美国试图为其当前的霸权政策背书。 然而,美国的这些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强调,俄罗斯有义务维护二战胜利的历史真相,反对任何篡改历史的企图。 历史自有公论,任何试图篡改历史记忆的政治操弄都将在历史真相的阳光下灰飞烟灭。

0 阅读:61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