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内蒙古挖到了一个清朝的老墓,棺材打开一瞬间,所有人愣在原地,只见,这

烟火阑珊歌婉转 2025-07-01 13:29:23

1972年,内蒙古挖到了一个清朝的老墓,棺材打开一瞬间,所有人愣在原地,只见,这具躺了240年的女尸,居然一点都没烂,皮肤还吹弹可破,看起来像睡着了一样。 一九七二年开春之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老馆长吴仲超先生接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文物局的同志,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急需吴馆长这样的大专家前往帮忙鉴定一批刚刚发现的古老物件。 原来就在不久前,内蒙古赤峰市的巴林右的一位农民,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掉到了地头一个突然出现大坑里。 幸好,当时周围有不少人干活,听到呼喊后,周围的乡亲赶紧把这个农民给救了上来。 突然出现的这个大坑引起不少人好奇,有个胆大的小伙忍不住好奇,顺着坑洞往里走。大约有八米长、六米宽的大殿,中央位置,赫然停放着一口棺材。小伙心里有点发毛,没敢再往里走,赶紧退了出来。 村里干部知道了这事,一点不敢耽搁,马上报告给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文物局。接到报告的考古专家们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现场。 经过一番仔细的清理工作,那具埋藏多年的棺木完整地显露出来。 打开棺木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情景惊住了。 棺内躺着一具女尸,身上穿着一件用金线精心绣制了八条金龙的龙袍,头上戴着一顶镶嵌绿松宝石的凤冠。 陪葬在她身边的物品更是极其奢华,光是精美的苏绣旗袍就有上百件,还有许多用黄金打制的头钗、手镯等饰物,做工都非常精致。 单看这非同寻常的装束和数量惊人的陪葬品,足以说明这位女性生前的地位极其显赫。 随后,众人根据挖出的墓志铭终于知道了墓主人的身份。 她是康熙帝的三女儿,于康熙三十年被封为和硕荣宪公主。是康熙帝和荣妃所生的孩子,也是电视剧中“蓝齐儿格格”的原型。 和硕荣宪公主深得父皇康熙的宠爱,被视为掌上明珠,享尽荣华富贵。她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远离了宫廷深处的那些明争暗斗。在她十九岁那年,康熙皇帝将她许配给了皇太极的曾外孙乌尔衮。 蒙古草原辽阔无边,对于一个从未离开过京城的少女来说,第一次踏上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心中充满的除了新奇,更多的是难以言说的恐惧和孤独。 幸运的是,她的丈夫乌尔衮是一位勇敢而仁厚的蒙古贵族。在公主面前,他展现出的总是温柔与理解,成为她在异乡唯一的依靠和慰藉。 渐渐地,公主开始感受到蒙古大地的壮美与独特之处。虽然这里的景致没有皇家园林那般精致,却带着一种天地辽阔的宁静感。她努力适应着草原上的生活,与乌尔衮一起,慢慢经营起属于他们的小天地。 在这片土地上,她变得坚强起来。他们彼此珍惜,感情非常深厚,不久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重病卧床的消息传来,和硕荣宪公主心急如焚,不顾路途遥远,毅然从蒙古赶回北京亲自侍奉父亲。 这份孝心令康熙帝十分感动。等到康熙皇帝身体康复后,破例晋封爱女为“固伦荣宪公主”,这在当时是嫡出女儿才能享有的崇高封号,殊荣非同一般。 康熙五十五年,不幸的消息传来,固伦荣宪公主的丈夫乌尔衮在征战凯旋的途中突发疾病去世。从此,家族的担子一下子全都压在了固伦荣宪公主的肩上,一切只能依靠她自己。 时光流逝,年复一年的操劳使她日渐憔悴衰老。最终,在公元1728年,这位深受爱戴的固伦荣宪公主也与世长辞。她的陵墓安静地长眠于内蒙古的土地上,直到两百四十四年后的1972年,才因那次意外地陷而被世人发现。 在固伦荣宪公主去世后,继任的雍正皇帝感念她对维护大清与蒙古之间友好关系的贡献,特别下令,让她身着父皇康熙帝赐予的那件珍贵龙袍入殓下葬。 由于驸马乌尔衮生前亦立有功劳,雍正皇帝便格外开恩,破例允许固伦荣宪公主与她的丈夫、儿子三人同穴安葬于一处。 至于固伦荣宪公主的遗体,为何经历两百四十多年依旧没有腐烂? 主要有两个关键的原因。第一是整个墓室密封做得极为精良,几乎完全隔绝了外界的空气。没有新鲜的氧气进来,那些能使尸体腐败的细菌自然就无法存活,遗体因此避免了侵蚀。第二则是内蒙古地区独特的气候帮了大忙。这个地方日照充足,雨水却很稀少,气候非常干燥。这种天然的干燥环境,同样大大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正是这种近乎无氧加上异常干燥的天然保存环境,使得公主的身体得以如此长久地保存了下来,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一段珍贵历史无声的讲述者。

0 阅读:0
烟火阑珊歌婉转

烟火阑珊歌婉转

烟火阑珊歌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