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做足功课,准备动身访华,从随行人员看,就不打算空手而归。访华行程再度加速,特朗普并不同于拜登,这是笑里藏刀和直来直去性格特征的直观对比。但特朗普非常聪明,知道自己的分量并不够,仍然需要通过借力打力的方式让一众公司企业的掌门人成为谈判主体,以便尽可能地使得美国处于主动有利态势之下。这样主动捆绑的行为举措无疑意味着特朗普一行是有备而来,而且很有可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可以说中美关税战能不能彻底定下格局基调完全在于特朗普这一次的访华之旅效果如何。 据媒体报道,特朗普正计划于今年年底到访我国,随行人员包括此前参加“中东之行”的一众企业掌权人。目前美国官员正为特朗普的访华行程制定计划,形式会有很大可能类似中东之行的代表团。 两相结合之下不难发现,特朗普在动身访华前是做足了功课,而且从随行人员的配备来看,特朗普团队并不打算空手而归。事实上,日媒报道也称:“此次访问预计将与特朗普在今年5月份开启的中东之行高度类似”。 而特朗普的中东之行可谓获利颇丰,拿到了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三国预期4年的直接间接利益,交易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我国可能不如中东三国这么富裕,但特朗普既然是有备而来,那么想要的东西就不可能会少到哪里去。 就特朗普此前多次表态提及的内容来看,稀土产品对美国完全放开供应是其一;让我国尽可能地从美国手中购买油气资源是其二;无人机继续出口美国是其三...... 言而总之,特朗普完全站在了“美国优先”的角度上,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会是美国的根本利益。在此种态势之下,特朗普作出对华战略转向的选择必然意味着要么特朗普团队内部存在重大问题;要么就是美国的外部形势恶劣糟糕到了极点。 但这样做恰恰会引发连锁反应,比如使得欧盟不得不提前用出最后一招;比如让日本和印度对另起炉灶十分感兴趣;比如让美国自身陷入到更加孤立的境地当中。谁也说不好特朗普现在对加拿大下“彻底封杀令”的影响到底会有多么深远,但既然加拿大已经成为被美国枪打的出头鸟,那就意味着其他盟友国家的结局并不会好到哪里去。 事实上,特朗普已经对欧盟放出狠话:“要么(在当前的框架背景下)达成协议;要么就按美国的想法行事,美国要求怎样做,欧盟就要求怎样做”,从中可见一如既往的强硬态度。因为达成协议也是欧盟亏,按照美国的做法行事更是欧盟亏,但欧盟内部的不平衡态势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进行愈发加剧,这意味着欧盟在对外立场方面很可能无法做到真正维持统一。 这样一来,和美国达成协议和按照美国所说的行事都不具备极大可能性,特朗普对加拿大下“彻底封杀令”的行为举措会有很大可能就此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欧盟的不妥协倾向越来越高度化,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自然也会动这方面的心思,如此一来,在战略层面作出重大调整和转向也就不失为一个弥补受损预期利益的最佳选择。 简单来说,当下的外部形势对于美国仍然非常不利,即使美国已经对一众盟友国家下了最后通牒,但这些盟友国家要么在一些关键行业不肯让步;要么就是希望美国作出一些让步。 并没有哪个盟友国家愿意完全接受美国开出的一切条款价码,如果这些盟友国家选择了集中反弹,那美国就不得不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了。 或者说美国需要为这种可能性而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转向对华友好就不失为一种必要预防措施,因为中美当下仍然无法做到完全脱钩,彼此间的贸易总额仍然可以无比庞大。 但这样做很明显是下下之策,因为特朗普不断挥舞关税大棒针对的核心本是我国,其他盟国只是附加的,可主次地位发生明显转化并非特朗普所愿,这般被动的形势足够说明莫大问题。 内部形势则是财长贝森特的立场观点相较于国务卿鲁比奥的立场观点已然实质性占据上风态势,特朗普团队作出这般重大转略转向很明显是建立在贝森特的缓和立场态度之上的。毕竟鲁比奥一直都是几大反华急先锋当中极为突出的一个,如果是鲁比奥的立场态度占据上风地位,美国就不可能会在中美第二轮谈判中作出定下大基调框架的选择。 两相结合之下不难发现,美国的内外部形势都不是特朗普预想的那般,尽管特朗普极力追求自身想要的结局画面,可事与愿违之下,特朗普只得被迫开始作出主动调整战略的选择。如果我国能够抓住这一大好良机,一边谋求加入除去美国外的由欧盟联合其他国家、组织极力构建的新国际贸易体系;一边反向施压美国,就此实现利益最大化,那么赢家就会是我国。 我国崛起之路完全可以在美国的“助力”下走得更加顺畅、平稳,也就是特朗普忙活半天,到头来的结局竟然是为我国做了嫁衣!
特朗普这一通火,骂醒的不止是内塔尼亚胡,还有中东整个牌桌这回,特朗普是真急了
【2评论】【6点赞】
小牛哥
这语言水平不行,总而言之写成言而总之